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400篇
航天技术   56篇
综合类   112篇
航天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接收管是组成射流管伺服阀前置级的重要零件之一。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伺服阀的性能。接收管的加工难点是2—0.6mm小孔。通过优化小孔的力。工方案提高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为中小批量生产找到了一条经济合理的工艺生产途径。  相似文献   
202.
1问题提出螺纹环规的测量,一般均用校对塞规进行检验,这样需要做大量不同规格的校对塞规。因为目前还无法对内螺纹的各单项几何参数进行全部测量。在周期使用中,控制内螺纹中径参数是能够保证量规使用精度的。因此,我们采用了在卧式测长仪上测量内螺纹单项中径的方法,以解决检测周期使用中的内螺纹环规。但是我室卧式测长仪上只配备了公制内螺纹60”标准牙型角的专用侧块,对于特殊螺纹,如:牙型角55”英制管内螺纹中径的检测问题还没有解决。就这个问题,我在卧式测长仪上进行了多次测量论证,认为用60”侧块代替55”侧块可以检测英…  相似文献   
203.
通过实验在激波管中研究了平面激波冲击锯齿形界面的流动不稳定性演化过程,重点关注锯齿形界面初始顶角角度对气泡竞争的影响。利用肥皂膜技术生成初始气体界面,并采用高速摄影结合纹影方法对波后流场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在界面发展早期,大、小界面几乎独立发展,说明气泡竞争在早期不起作用;随着时间发展,气泡竞争起作用,且随着锯齿形界面角度改变而变化,角度越小,界面上产生的斜压涡量越大,界面发展越快,气泡竞争越早出现且作用越显著。气泡竞争能够促进大气泡、抑制小气泡的振幅增长,且对小气泡的影响更大。气泡竞争同时会导致尖钉结构扭曲,进而改变界面总体振幅。气泡头部位移差在进入非线性增长之前会经历两个线性阶段,且第二个线性增长率较小,表明非线性效应在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大气泡受到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更大。不同条件下的气泡位移差无法归一化,说明初始顶角角度对气泡竞争和界面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4.
杨兆欣  曾星  张文清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2):2514-2520
针对热电偶动态特性的评估问题,实现热电偶测试性能评估与气体介质条件的匹配,开展了气体介质条件下热电偶动态特性研究。通过对传统激波管的结构和功能改造,设计了动态气体温度校准装置,开展了动态温度校准标准信号溯源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热电偶动态数学模型,实现了热电偶动态特性的定量描述和试验验证。动态校准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传统激波管改造的动态气体温度校准装置可以产生频域覆盖范围宽、阶跃幅值稳定的标准温度信号,基本可以覆盖常规温度传感器的动态校准需求;所采用的动态建模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热电偶动态模型的阶次和参数。经实验验证,建立的热电偶动态数学模型响应与实际响应信号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96 7,基本可以满足热电偶动态特性评估的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205.
飞行器在稠密大气层超音速飞行时,由于其周围形成等离子体鞘套对通信信号的屏蔽或能量大幅度衰减效应,可使飞行器与地面间通信产生中断.以等离子体鞘套对通信信号透射相位改变和能量吸收为基本出发点,以高温激波管试验装置产生的、生存时间为几百微秒量级的等离子体鞘套为研究对象,利用四进制相移键控(QPSK,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载波频率为7.5GHz的信号生成与测量系统获取有无等离子体鞘套时信号相位特征、眼图特征、图像传输等的对比试验结果,利用矢量网络分析系统E8362B获取了有无等离子体鞘套时透射能量衰减对比试验结果.试验结果不仅进一步证明了等离子体鞘套对通信信号能量大幅度衰减将不同程度影响飞行器与地面的正常通信;同时表明等离子体鞘套能够使QPSK信号相位特征产生改变,从而在信号解调解码后眼图特征产生严重畸变,通信系统误码率Pe 大大提高,最终导致接收端无法复现发送端发送的原始信息.  相似文献   
206.
Springback prediction of thick-walled high-strength titanium tube bend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gnificant springback occurs after tube rotary-draw-bending (RDB), especially for a high-strength Ti-3A1-2.5V tube (HSTT) due to its high ratio of yield strength to Young's modulus. The combination scheme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is preferred to predict the springback. This simulation strategy includes several numerical parameters, such as element type, number of elements through thickness (NEL), element size, etc. However, the influences of these parameters on spring- back prediction accuracy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Thus, taking the geometrical specification 9.525 mm × 0.508 mm ofa HSTT as the objective, the effects of numerical parameters on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computation efficiency of springback simulation of HSTT RDB are investigated. The simulated springback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ones. The main results are: (1) solid and continuum-shell elements predic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ll; (2) for C3DSR elements, NEL of at least 3 is required to obtain reliable results and a relative error of 29% can occur as NEL is varied in the range of 1-3; (3) specifying damping factor typically works well in Abaqus/Emplicit simulation of springback and the springback results are sensitive to the magnitude of damping factor. In addition, the explanations of the effect rules are given and a guideline is added.  相似文献   
207.
通过对国内外常用航空螺纹识别方法、标记形式进行归纳分析、提炼对比,典型标记示例说明,揭示其标识及应用的内涵,为螺纹标准在产品中的合理选用与识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8.
为了研究文丘里管、多孔孔板和V型内锥3种功能节流式流量计测量得到的气液两相流动态特性,采用高频差压传感器获取不同流型下的动态差压信号,利用AOK时频谱对差压信号进行分析,通过时频谱图研究不同流型下信号的时变特征.通过对典型的泡状流、弹状流、塞状流信号的实验分析表明:文丘里管在塞泡流存在较强的噪声信号,V型内锥在泡状流存在较强的噪声信号.多孔孔板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且多孔孔板能均衡信号的能量,信号能量分布较均衡.3种节流仪表均能很好地描述两相流定态特性,能够用于两相流流型识别及其它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209.
爆轰驱动膨胀管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凯  汪球  胡宗民  姜宗林 《航空学报》2016,37(3):810-816
超高速流动一般指速度超过5 km/s的流动,由于流动具有高焓高速的特点,模拟超高速流动的地面试验设备面临极大挑战。膨胀管(风洞)是少数几种具备超高速流动模拟能力的地面试验设备之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HD)通过将正向爆轰驱动技术和膨胀管结合在一起,建成了可实现最高速度10 km/s超高速试验气流的爆轰驱动膨胀管(JF-16),并开展了典型模型试验。在此基础上对JF-16进行了改造升级工作,为其设计喷管增加了膨胀风洞运行模式,对其性能进行了相关试验测试研究。同时,对膨胀管相关数值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开展数值模拟对试验状态进行辅助诊断和分析。  相似文献   
210.
高温热管性能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并制备了钠工质、高温合金管壳的丝网型高温热管,测试并分析了在辐射和自然对流散热条件下不同加热功率和不同倾角对热管启动特性和稳态工作后等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钠高温热管在不同倾角下都可顺利启动,而且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钠高温热管启动时间越短,但倾角对启动时间影响不大。在倒置45°和倒置90°倾角时,在较大功率下热管的蒸发段出现温度激增现象,分析认为是由于丝网吸液芯毛细力不足导致蒸发段出现工质干涸造成的,说明已经达到了热管的毛细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