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178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61.
针对小型平板毛细抽吸两相流体回路(CPL)在高热流密度下的特点,分析了不同工质时系统的压力损失与毛细芯的毛细抽吸力,得出采用氨工质有着较好的传热性能和更高的毛细限,同时得出影响系统毛细限的主要因素是蒸汽联管管径和工质的蒸气密度,提出了工质传输系数作为选取工质的重要指标。建立了蒸发器多孔芯,金属壁面以及工质气、液空间区域的耦合数学模型,并运用SIMPLE算法进行求解,得出蒸发器内的温度分布及由于侧壁效应对多孔芯传热传质与传热极限的影响,同时提出小型平板CPL系统存在侧壁效应传热极限,它是影响系统最大传热量的一个重要极限,在设计小型平板CPL必须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262.
阐述了在电磁状况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下,飞航导弹作为主战武器面临的几种主要的电子对抗威胁。对电子对抗体系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将国外的电子对抗体系分为雷达和光电两大类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其发展趋势。对飞航导弹的研制及其电子对抗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63.
根据自由流线理论建立了蚌壳式反推装置二维流动数学模型,得到蚌壳式反推装置打开时反向气流偏转角 与蚌壳式反推装置几何参数间的关联关系。将该模型和涡扇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耦合,得到了蚌壳式反推装置打开时反推参数的计算模型。以某型涡扇发动机为例,计算了着陆时反推气流角和反推装置几何参数,以及反推力随马赫数、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关系,并与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本文给出的蚌壳式反推装置打开时反推性能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64.
研究了聚丙烯酸(PAAC)、苯扎溴铵(DBDAB)在工业纯铁/盐酸体系中的缓蚀性能,推导了一种既能快速测出腐蚀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又能确定腐蚀缓蚀剂类型的新方法,定义了能够确定腐蚀缓蚀剂类型因子P。研究结果表明,P〉1.00的缓蚀剂为阳极型的缓蚀剂,P〈1.00的缓蚀剂为阴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265.
科技竞赛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这一载体,探索综合创新教学、学生链条式培养方案和班主任、导师、辅导员于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并就该模式的运用提出了相应注意事项和政策需求。  相似文献   
266.
由计算机、涡流探伤仪、电机控制单元、4轴机械扫描器、放置式探头及其卡具组成扫查系统,可对盘轴件上平面、圆盘面、圆柱面、圆台面等部位进行自动扫查,相对于传统手动涡流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结果直观、效率高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其中若干技术问题,并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67.
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辅导员学习研究意识淡漠,缺乏学科背景支持、学习氛围不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须构建一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可采取的具体策略包括:建设学习型学生工作领导队伍、培养问题研究意识、加强团队学习和培训指导等策略。  相似文献   
268.
为解决动车组底板和部分通风通道流速方向变化、安装空间狭小而无法采用传统测速仪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具有较佳全压孔形式的微型T型靠背风速管,通过风洞试验标定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弯管段长度、不同风偏角以及不同空气流速对流速管流速系数的影响,并在动车组新风通道流量测量的实车试验中对其工作特性进行了验证。确定了弯管段最佳长径比为L/D=2,该结构尺寸下,随着动压的改变,流速系数波动不明显,最大变化率为1.34%,平均流速系数为0.741;风偏角在10°范围以内变化时流速系数变化不大,最大相差6.12%;在动车组新风通道流量测试的实车试验中,测得的流量值与额定风量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4.03%。这种新型靠背管结构尺寸简单且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对流速及风偏角变化敏感程度较小,工作稳定可靠,测试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69.
针对某型叶栅式反推力装置,开展了气动性能数值预测的研究工作。采用本文提出的数值计算方法,在不同落压比下反推力预测值与实验值最大相差8.2%。流场速度等值线分布展示反推力装置叶栅内部流动特征.叶栅叶盆处的旋涡和叶背处的失速是导致气动性能下降的不利因素。大量数值计算结果揭示了叶片进入角、出流角、稠度等结构参数对轴向反推力、流量系数、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规律。在本研究范围内,叶片进入角54°、出流角135°、稠度1.3的叶栅几何结构综合气动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70.
后缘修型对空腔流场特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风洞试验为手段,在高速风洞中对空腔流场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空腔底部静态压力以及脉动压力的测量,分析后缘修型对腔底流场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后缘修型对空腔流场特性影响随修型半径增大而增强;当空腔流场类型为开式穴流动、过渡式穴流动和闭式穴流动,后缘修型对腔内静态压力分布的影响不大,而当空腔流场为过渡—开式穴流动时,后缘修型可能使空腔的流场类型发生转变并使静态压力梯度明显增大;研究结果还表明,后缘修型能有效降低腔内的噪声强度,但对空腔能量尖峰的抑制效果会因试验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