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308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3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P/HTPB/Al/催化剂”推进剂燃烧模拟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银  田德余  江瑜 《推进技术》1990,11(1):54-61,83,84
本文以我们在文献[1~4]中提出的“AP/HTPB/Al”推进剂燃烧模型为基础,首先讨论了催化剂作用部位与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变化的关系,然后引入一个催化剂作用因子B.并以二茂铁系列催化剂为例,对模型中的几个与二茂铁催化剂作用部位相连系的反应动力学参数作“催化作用因子”校正,计算研究了四种二茂铁催化剂用量对燃速、压力指数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相对误差均小于±10%,证明本文提出的模拟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2.
非重力阻尼的连续、快速、高精度补偿是实现重力梯度测量卫星精细重力场测量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到整星工程任务的成败。针对重力梯度测量卫星在轨飞行期间对电推进系统宽范围连续变推力能力的应用需求,分析了10cm氙离子推力器推力调节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阳极电流、励磁电流和阳极流率等推力高敏感响应参量的组合调节,开展了推力调节试验研究,验证了10cm氙离子推力器宽范围连续变推力调节能力,获得了1~20mN范围内的推力调节性能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地面供电、供气设备条件下,10cm氙离子推力器能够在100~597W的功率范围内实现0.98~20.29mN的推力宽范围调节,比冲175~3500s,推力分辨率优于50μN。研究为建立10cm氙离子电推进系统的推力控制数学模型及调节控制算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3.
唐亮  李平  张锋  胡洪波 《推进技术》2020,41(5):1082-1088
测量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热载荷是获取燃烧室内部信息的重要方法。为了获取N_2O/C_2H_4预混推进剂燃烧室内壁的热载荷,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热流计算的反问题方法,该方法基于对燃烧室壁面温度场的直接求解,通过对轴向多个位置测量温度的反演计算得到燃烧室内壁热流和温度。研究表明:应用文中建立的传热反问题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热流随时间及空间的分布;热电偶的位置对计算准确性有明显的影响,与理论深度偏差在0.2mm以内的随机深度偏差可导致超过4%热流反演误差;N_2O/C_2H_4预混推进剂燃烧室热流及温度沿轴向逐渐降低,表明燃烧室内的反应释热过程主要在燃烧室头部附近发生。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气体注入压力激励法测量卫星液体推进剂剩余量系统的详细热力学过程分析,建立了能满足实际测量需求的等温和绝热两种热力学模型,对具体测量模型的选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5.
随着数字化与仿真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技术已成为各行业的新兴研究热点,面对航天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发展要求,有必要深入研究数字孪生技术的内涵及其关键技术,以便更好地研究探讨航天领域相关数字化仿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数字孪生概念、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提出了航天领域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及应用领域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56.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ability of capillary forced flow.In space,open capillary channels are widely used as the liquid and gas separation devices to manage liquid positioning and transportation.Surface collapse happens when the flow rate exceeds the critical value,leading to a failure of propellant management.Knowledge of flow rate limit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propellant management devices(PMDs).However,the capillary flow rate limitation in an asymmetry channel has not been studied yet in the literature.In this paper,by introducing an equivalent angle to convert the asymmetry corner to a symmetry one,the one-dimensional theoretical model is developed.The flow rate limitation can then be investiga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channel geometry as well as liquid property based on the model.Comparisons between the asymmetry and symmetry channels bring for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kinds of channels,and demonstrate good accordance between the new advanced model and the existing one in the literature.This theoretical model can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PMD designers.  相似文献   
57.
机载蒸发循环系统结构的疲劳寿命易受外界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导致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采用随机有限元法,参照设计变量和随机变量的变异性,建立机载蒸发循环系统结构疲劳寿命稳健性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权因子α,将稳健性优化问题转化为结构疲劳寿命均值和标准差的双目标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合理设置疲劳寿命均值和标准差的权因子,可有效降低设计变量和随机变量对变异的敏感性,进而提高机载蒸发循环系统结构疲劳寿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58.
大气层内高超声速机动飞行器液体推进剂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5,22(2):34-38
为满足大气层内高超声速机动飞行器对液体推进剂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在分析常规和高超声速机动飞行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重力场中推进剂的连续输送和位移控制等特点,并分析了美国高超声速飞行器X-34的液体推进剂管理实例。研究结果认为,推进剂箱隔舱化是一种可行的管理模式,但仅适于一次启动的机动飞行。对多次启动的循环机动飞行中的推进剂管理,仍需继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大力神-4改进型固体助推器的研制情况、结构特点及主要性能,阐述了地面试验失败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并联系卡斯托Ⅱ研制中出现的类似失败情况,就发动机内流场气流的相互作用及药柱变形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进行了扼要分析,并提出了值得重视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0.
One of the challenges of combustion chamber and nozzle design in a Liquid Propellant Engine (LPE) is to predict th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ooling system. Therefore, while design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oling system is always of great importanc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the LPE’s cooling system. To this end, a novel framework has been developed, result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matrix,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the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based on this method, the input variables, constraints, objective functions, and their surfaces were identified. In terms of multi-optimization algorithms, RSM and PSO are utilized to get global optimum. In conclusion, the methodology capability is to optimize the LPE’s cooling system, 6 percentage increase in total heat transfer and 7 bar decrease cooling system pressure loss, which resulted in a 1.2-seconds increase in the specific impulse of the eng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