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216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严宇  范玮  王可  穆杨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1):2510-2514
为了改善采用液态燃料的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内部燃料的雾化以及燃料混合物的掺混状况,采用了一种中心锥体结构.该结构发动机不采用Shchelkin螺旋增爆装置,而采用中心锥体结构、二级供应方式.采用航空煤油为燃料、压缩氧气为氧化剂、压缩氮气为隔离气体,在该结构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上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爆震波并且能够在多循环条件下稳定工作.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大大缩短DDT(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距离,在实验条件下爆燃向爆震转变距离约为管径的5倍.较之同一管径采用Shchelkin螺旋增爆装置的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该结构发动机的爆燃向爆震转变距离缩短了57.5%.   相似文献   
102.
超声速流中圆锥头部钝度对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直接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超声速流中各种钝度圆锥周围的流场情况.结果表明圆锥头部钝度增加,使边界层增厚,边界层向自由流的过渡变得更平缓.这种变化进而使流场稳定性发生改变,通过对流场进行线性稳定性分析发现,随着圆锥钝度增加,边界层中最先出现不稳定波的位置向后移动,临界雷诺数增加;流场中存在不稳定波的频带变窄,同时整体向低频方向移动;T-S波的不稳定频段向低频移动时,其增长率减小,不稳定特性减弱.  相似文献   
103.
高超声速乘波构型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乘波构型是突破常规"升阻比屏障"的有效途径,已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的一种重要参考.在锥导和吻切锥乘波构型生成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两种设计外形开展了无粘和有粘气动性能的数值分析,获得了基本的气动性能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锥导和吻切锥乘波构型不仅在设计状态下具有良好的升阻比特性,而且在较宽范围非设计状态下仍然具有良好的升阻比特性.锥导乘波构型容积率高,结构紧凑,可作为无动力滑翔式飞行器的设计参考;吻切锥乘波构型底部流动均匀,且外形调整方便,是超燃动力飞行器机身/进气道一体化构型的良好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首先从分析停车转弯的基本运动入手,根据停车转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重点讨论了停车转弯高度损失的问题,然后较详细地分析了各种转弯情况引起高度损失,最后,以H6飞机为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迫降处置中,可作较大坡度的转弯,以减少高度的损失,为实际飞行提供了最优的操纵手段。  相似文献   
105.
超声速高超声速球锥绕流的边界层稳定性特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一个球锥组合体,在超声速来流及零迎角条件下,对其边界层的稳定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转捩预测问题。结果表明转捩总是最先出现在来流马赫数不太大,或来流雷诺数较高并且具有较大的周向速度或周向波数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6.
预制体结构对C/C喷管出口锥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3种用于制备喷管用C/C出口锥材料的炭纤维增强预制体,即炭布铺层骨架(P型预制体)、炭布叠层原位针刺骨架(N型预制体)、炭纤维整体编织骨架(B型预制体),并对比研究了预制体结构对C/C出口锥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密度水平的C/C出口锥,用P型预制体制备的C/C材料的层剪强度最低,N型预制体制备的材料的层剪强度最高,B型预制体制备的材料的层剪强度居中。3种预制体制备的C/C材料的高温弯曲性能差别不大,N型预制体结构更适合于C/C出口锥材料的制备成型。  相似文献   
107.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时易产生撕裂、毛刺等缺陷的特点,采用双锋角钻头为研究对象,从横刃、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二主切削刃对孔入、出口缺陷的影响和加工参数对撕裂因子的影响规律等方面分析双锋角钻头钻孔特点,并与普通麻花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工参数下,双锋角钻头双主切削刃加工特点降低了入、出口钻削轴向力,有效抑制了入、出口撕裂、毛刺等缺陷产生,更适合于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轴转速增大有利于减小撕裂因子,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撕裂因子呈增大的趋势。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试验两种钻头钻孔入、出口的撕裂因子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8.
为提高一体化电液作动器(EHA)的性能,对新型EHA中广泛使用的变排量液压泵中的变量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锥蜗轮蜗杆传动代替了原来的齿轮传动体系并与泵壳体进行了一体化设计,采用solidworks进行了三维实体化建模,运用AMESim搭建了改进前后EHA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经过仿真实验,改进后的EHA系统在整体刚度提升了31%,频率响应提升了11.2%,显著改善了系统性能,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以某型卫星焊装转台牵引转向机构为研究对象,针对转台转向时与地面产生额外的磨损及动力消耗问题,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基于ADAMS软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验证了机构的可行性,对机构进行参数化建模,讨论了单个设计变量对转弯特性的影响,基于多设计变量对转弯特性的影响规律对转向机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转向特性与驱动力矩,并与现有结构进行了对比。为今后的牵引转向机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为更好地实现工程图形文件的读取与数据共享,促进CAD/CAPP模块工艺信息的表达与集成,现在车削加工自动编程系统中,以车削回转体图形文件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CAD软件系统完成图形输入,并利用VC语言开发应用程序,编程实现文件的数据读取与数据处理,变成CAPP模块需要的基于特征的数据结构,最后结合OpenGL图形处理技术,完成对输入图形的三维绘制以及其他渲染处理,最终实现了CAD/CAPP/CAM的正确集成,为CAD/CAM系统集成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