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278篇
航空   940篇
航天技术   246篇
综合类   143篇
航天   2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尺寸参数对气动液阀启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气动液阀的启动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尺寸参数对该阀启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保证必要的工作寿命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大控制腔气孔的直径或增大靠近控制腔的活塞端面直径有利于提高该阀的响应能力。本文所得的结论有利于此类阀门的设计。  相似文献   
22.
吴德隆  彭伟斌 《宇航学报》2004,25(2):123-126,146
从一个天地往返飞行器的上升轨道和再入返回轨道的优化,以及适用不同飞行任务的变轨要求的气动外形问题,提出一项基于气动力辅助变轨的变气动外形飞行器的新概念研究。对于一个固定气动外形飞行器要同时满足上升轨道有效载荷最大和再入轨道热流峰值、过载峰值及机动性能约束下的成本最低往往是困难的。若同时满足不同飞行任务:飞往太空站的运输任务,空间拦截和交会机动巡航任务及星际探测任务,则更为困难,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文章研究基于气动力辅助变轨,在热流约束下,气动外形参数变化对最优控制的影响。其结论为:热流约束下的最优控制解,包括考虑推力协同变轨,除了在非约束弧的滚转角不直接受气动外形影响外,其余的控制律,升力系数和滚转角都是气动外形参数和攻角的函数。因而变气动外形可作为一项新技术,即通过气动外形参数变化和相应的变轨策略而获得性能和成本都最佳的用途很广的一种新型飞行器。  相似文献   
23.
对机动再入飞行器弧段的复合制导方案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通过高低空复合制导控制再入飞行器的终端速度和弹道倾角的思路;然后分别给出了高空最优制导律和大气厚再入最优制导律;最后对此复合制导方案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本文研究了移动刚体激励下弹性梁的振动响应,以简支一弹怀支承梁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和实验研究。进而又提出了对弹性梁振动的最优控制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所有的实验结果同分析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5.
本文提出了一个按降低轨迹灵敏度综合最优设计飞行控制系统的方法。它能使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品质,同时对系统参数的变化及非线性产生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该设计方法具有通用性和程序化,系统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26.
本文根据线性最优调节器加权阵与闭环系统极点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综合最优系统设计法,使系统同时具有良好的动特性和较强的鲁棒性。文中应用这种方法对某型飞行器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使飞行器性能指标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7.
飞船的双冲量最优交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作者在文献中所介绍的Clohessy—Wiltshire方法,在线性引力模型的假设下,求得了实现双冲量交会的最优解析解,即实现交会所需施加的两次冲量之和最小。数字仿真表明,本分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8.
压电智能结构传感器/作动器位置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压电主动结构振动控制当中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优化问题。从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出发,在系统可控性、可观性Grammian矩阵特征值的基础上来描述性能指标,以控制能量最小化和传感能量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GE)进行优化计算,计算过程中对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采用二进制编码加以描述。通过对一压电板结构的仿真计算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优化计算结果与枚举法结果完全相符,从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最少燃料消耗的固定推力共面轨道变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研究了推力固定条件下,从圆轨道进入共面圆轨道一次入轨最节省燃料的推力方向控制策略。这类问题都可归结为两点边值问题,对自由初值的选取作了讨论,并采用打靶法迭代求解。计算了从停泊轨道到同步转移道以及两个过地圆轨道之间的最优转移,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0.
基于可靠性分析理论,用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给出了空间梁板结构安全余量对各设计变量敏度分析的表达式,由PNET法给出了结构系统可靠性函数对设计变量的一、二阶敏度表达式,以及Hessian矩阵中各元素的具体形式,据此能确定结构系统可靠性函数的凸凹性,为判断基于结构系统可靠性优化所得解是否为全局最优解提供了理论基础。算例表明,对空间梁板结构系统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问题,可靠性指标合理的解多为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