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66篇
航空   786篇
航天技术   260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3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针对某大量程、高动态武器用捷联惯性组合数据测量、交互传输及处理的时间轴同步性问题,进行形成机理分析研究。结合系统要求,采取相应手段进行处理。最终对处理效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同步性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系统精度提高。  相似文献   
992.
谐振式微光学陀螺(RMOG, Resonator Micro-Optic Gyro)输出标度因数非线性度在大角速度应用时变得明显,影响陀螺性能.理论分析了RMOG中频率调制偏置量对标度因数及其非线性度的影响;根据RMOG谐振腔的谐振输出特性,仿真计算了输入角速度范围内的理论标度因数及其非线性度.利用已知的温度性能测试结果建立了标度因数温度误差模型.搭建RMOG实验系统,实际测量输出标度因数~0.95.模拟和实际转动实验得到±500(°)/s范围内标度因数非线性度分别为6.88×10-4和0.93%,表明通过有效消除环境因素影响,可以使RMOG的输出非线性度满足多数惯性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3.
阐述半球谐振陀螺(HRG)的基本组成和控制原理,详细给出其核心控制回路即力矩再平衡控制回路的频率特性设计过程和电路实现.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控制力矩陀螺是空间站的关键姿态控制部件,也是空间站的主要噪声源.对1000N.m.s控制力矩陀螺的噪声进行了详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000N.m.s控制力矩陀螺的最大噪声值达到90.9dB.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主要噪声源及其作用机理,为后续降噪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单轴速率转台的捷联惯测组合标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的"位置+速率"捷联惯测组合(SIMU)标定方法标定时间长、对标定设备要求高,且需要北向基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单轴速率转台的捷联惯测组合标定方法。该标定方法只用一台单轴速率转台。捷联惯测组合3个轴分别垂直向上及向下时转台匀速旋转一圈,通过对单轴速率转台的姿态角及捷联惯测组合测量模型进行适当的数学变换,分离出捷联惯测组合的误差系数。建立了标定模型,推导了误差系数的分离算法,编排了标定流程,给出了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标定设备要求低,无需北向基准,标定时间短,适合于中等精度捷联惯测组合的标定。  相似文献   
996.
在陀螺加速度计磁悬浮定中测试实验中发现,当加表处于斜置状态时,磁悬浮不能使浮子轴精确定中,浮子轴两端出现了周期性的摆动。本文分析了这一现象的产生机理,并进一步从不同方面研究了磁悬浮不能使浮子轴精确定中对加表测量精度的影响,推导了误差公式。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对影响静压气浮陀螺加表K0、K1项精度的因素分析,从加表及其重要组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工艺过程等方面展开研究,总结出经过工艺试验及生产过程验证提高加表K0、K1项精度的关键技术,提高了加表验收合格率。  相似文献   
998.
从1852年傅科提出陀螺仪的概念到今天,陀螺技术走过了158年的历史。船用惯导设备也经历了从陀螺罗经到平台惯导再到激光捷联惯导系统的逐步演化的过程。本文综述了船用惯导设备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特点,为我国船用惯导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99.
惯性执行机构高速转子轴向挠性振动所诱发的干扰会对高精度、高稳定度的航天器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了使这种影响尽可能地降到最低,需要研究高速转子的挠性振动模型。在转子发生轴向挠性振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转子的辐条看作是一端固定、一端有集中质量的悬臂梁。文章通过这种方法建立了辐条式转子的轴向挠性振动模型并对转子的轴向挠性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外加激励的频率等于转子的固有频率时,将诱发转子产生大幅的轴向挠性振动。此外,满载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能量法建立转子的轴向挠性振动模型,从而提高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光纤陀螺在开机启动时零偏不稳定的问题,从机理上分析了2π电压初始对准及前向增益变化对零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调制方法,通过4种状态的调制、解调,实现了对Y波导2π电压的快速调整,有效缩短2π电压在陀螺开机时的初始对准时间,由5min缩短至1 s,克服了目前方波调制的缺陷.经频域分析和实验验证,该组合调制方法还可以抑制由调制引起的交叉干扰,能够有效抑制前向增益变化对陀螺零偏的影响,从而使前向增益变化导致的陀螺开机零偏变化由0.03(°)/h减小至0.01(°)/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