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164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制备了二氧化钛负载磷钨酸催化剂H3PW12O40/TiO2。考察了H3PW12O40/TiO2对30%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使用H3PW12O40/TiO2催化剂3.55g,环己烯10.5 mL,30%过氧化氢55 mL,在90℃下反应6h,己二酸产率达到55%以上。研究了H3PW12O40/TiO2用量、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时间对己二酸收率的影响。催化剂H3PW12O40/TiO2能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2.
细编穿刺碳/碳复合材料超高温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细编穿刺碳/碳复合材料高达3000℃下的氧化与烧蚀。根据XPS,SEM和XRD对烧蚀产物的微观分析建立了相应的非平衡烧蚀模型,提出了碳氧化的微观机理,探讨了扩散控制和反应动力控制对C/C复合材料氧化与烧蚀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针对铝合金蒙皮表面涂层修复对基材局部现场氧化处理的需求,研究了膏状氧化材料的调制方法,并探讨了氧化膏在2024-T3铝合金表面的成膜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体视显微镜、点滴、电化学、接触角测试以及拉伸剪切实验考察了氧化膜的形貌和组成、耐蚀性能及粘接性能。实验表明,室温下铝合金表面经氧化膏处理后可快速生成氧化膜,膜层具有一定的微观孔洞结构,主要包含Al、F、Cr、O等元素;膜层耐蚀性与阿洛丁氧化液处理效果相近,与未氧化试样相比腐蚀电压由-0.898 V升至-0.880 V,腐蚀电流密度由2.582×10~(-5)A/cm~2降至3.334×10~(-7)A/cm~2,阻抗值由1.556×10~3Ω/cm~2增至1.347×10~5Ω/cm~2;表面自由能和粘附功分别由32.7 m J/cm~2和36.3 m J提高到55.7 m J/cm~2和109.7 m J,拉伸剪切强度由11.7 MPa提升为15.0 MPa,结果表明氧化膜的形貌和组成有助于获得更好的界面结合力并改善基材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84.
热障涂层的制备及热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火花沉积+微弧氧化的方法在GH4169合金表面制备ZrO_2/NiCrAlY涂层,制备过程为: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在GH4169基体表面先沉积厚度为250μm的NiCrAlY涂层,再沉积厚度为150μm的Zr涂层,最后通过微弧氧化的方法将Zr涂层氧化成ZrO_2涂层,从而得到ZrO_2/NiCrAlY涂层。采用Qauta 200F型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的显微组织和形貌,研究ZrO_2/NiCrAlY涂层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震性能,结果表明:当热震温度分别为750℃,850℃,950℃时,热震失效次数分别为51次、32次和19次,涂层的热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5.
纳米铝燃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铝代替传统微米铝作为固体火箭推进剂的金属燃料,有助于提高推进剂的燃速、比冲和降低特征信号等。综述了纳米铝燃料合成、活性保持、高温氧化反应机理和在含能材料体系中的分散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给出了下一阶段纳米铝燃料的研究建议:探索各向异性纳米铝燃料合成途径,丰富纳米铝燃料类别;在不降低铝燃料能量的前提下,进行修饰、包覆,提高纳米铝燃料活性;弄清不同反应速率下纳米铝燃料氧化反应过程,明晰纳米铝燃料氧化反应机理;重视铝燃料在含能材料中的分散技术、表征手段,揭示分散状况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6.
Ti3Al基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弧氧化方法在Ti3Al基合金上制备了厚度达120 μm的陶瓷膜.研究了陶瓷膜的生长曲线,发现膜层厚度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氧化阶段生长速度不同,膜层以向外生长为主;显微结构和硬度分析都发现,陶瓷膜分为两层结构,即内层和外层,陶瓷膜内外层的主要物相是(Ti0.6Al0.2Nb0.2)O2相,外层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无定形SiO2相;陶瓷膜的最大显微硬度可以达到基体硬度的3倍左右.显微划痕实验表明:膜与基体间结合力大于40N,膜与基体结合良好.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显示陶瓷膜在3.5%盐水溶液中的耐蚀性与Ti3Al基体相比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7.
以室温粘度低的液态聚硅氧烷为原料,采用真空 加压浸渍交联工艺对Cf/SiC复合材料进行了封孔处理。研究了封孔效果及封孔处理对Cf/SiC复合材料短时间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硅氧烷能够有效封填材料中微孔,提高Cf/SiC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同时明显提高Cf/SiC复合材料的短时间抗氧化性能。经封孔处理的Cf/SiC复合材料在1500℃空气中氧化10min后,材料强度保留率由处理前的67%提高到了95%,质量保留率由处理前的91.9%提高到99.1%。聚硅氧烷在裂解过程中会消耗氧以及裂解产物SiO2在高温下的流动能愈合孔隙,从而阻碍O2向材料内部扩散是抗氧化性能得以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
溅射NiCrAlY涂层对Ti3Al金属间化合物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称重法研究了溅射NiCrAlY涂层对Ti_3Al金属间化合物在850~950℃空气中的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Al的抗氧化性能较差。氧化时,其表面不能形成单一的Al_2O_3保护膜,氧化膜易剥落;溅射NiCrAlY涂层能通过在涂层表面形成粘附性良好的富Al_2O_3氧化膜而显著改善Ti_3Al的抗氧化性能。但在950℃时有少量合金基体中的Ti扩散到涂层表面形成TiO_2。同时涂层中的Ni的强烈向内扩散及基体中的Ti强烈地向外扩散导致沿涂层与合金基体间形成扩散带。  相似文献   
89.
镁合金表面保护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镁合金表面形成保护膜的化学转化、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电镀和化学镀这些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情况。通过对这些方法中化学处理溶液的性质、工艺特点以及膜层性能进行分析,指出了各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0.
 采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Nb-16Si-24Ti-6Cr-6Al-2Hf (原子百分数)多元铌硅系原位复合材料。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使用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铸态组织主要由Nbss和β-Nb5Si3组成;经1250℃/100h静态氧化后,生成厚的氧化皮,其主要成分为CrNbO4,TiNb2O7;在氧化皮下发生严重的内氧化现象;氧优先在Nbss相中扩散并形成内氧化产物;硅化物对氧的扩散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硅化物的分散分布有利于氧化皮中压应力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