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133篇
航天技术   83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1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圆孔周边应力集中的非局部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非局部线弹性理论详细研究了含圆孔无限大板受单向均匀拉伸时孔边的应力集中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孔边的应力集中系数不再恒等于3,而是随孔径与材料内部特征长度的比值变化而变化,因而较经典线弹性理论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22.
波瓣喷管红外抑制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5,自引:22,他引:23  
在电加热风洞上对不同的引射流量比和遮挡间距进行了混合流出口的总温分布和混合管及遮挡套壁面温度分布的测试。结果表明:冷气掺混具有降低排气温度和混合管壁面温度的双重作用,其降温效果在大引射流量比下更为显著;当遮挡间距大于20mm时,遮挡隔热可以使遮挡套壁温接近于环境温度。同时,在燃烧设备上对一典型结构的波瓣喷管红外抑制系统进行了尾焰辐射亮度和总体辐射强度测试,证实其可显著地降低红外辐射。  相似文献   
323.
交换环上高层序与赋值对的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把域上高层序与赋值对的相容性推广到含单位元的交换环上来。本文提出了交换环上高层序与赋值对相容的概念,由此得到高层序与赋值对相容的四个等价条件。本文的关键是藉助于赋值环的凸性来刻划高层序与赋值对的相容性。本文的方法是通过取序的特殊化以及整环的商域,使环的情形下的问题转化到域的情形来解决。  相似文献   
324.
无人机飞行时红外辐射特性测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测量精度低,不能满足试验要求。采用室内标定、室外成像进行红外辐射特性反演,利用FasCode软件对大气传输进行估算,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获得无人机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测量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325.
随着振动试验技术的不断进步,振动疲劳试验拥有了良好的试验基础,能够进行各种环境下的振动疲劳模拟试验,但目前振动疲劳的测量方法还无法满足振动疲劳试验深入研究的需求。提出铝合金振动疲劳同步测量的方法,同时采用红外监测技术、声发射技术、显微测试技术、应变测试技术等对不同加速度下的铝合金振动疲劳试样进行测量,研究各种测量参数随损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铝合金振动疲劳不同阶段应主要考虑不同的测量参数作为判断损伤的依据,声发射信号可以很好检测到铝合金振动疲劳的裂纹萌生和扩展寿命,红外测得的温升值随着加速度增大是非线性的,铝合金振动疲劳寿命依赖于结构振动频率、阻尼等参数。  相似文献   
326.
多媒体数据库系统要求具有图象存储和文本检索的能力,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不可支持文本的存储、检索与索引,特别是超文本数据的存储与索引。本文提出的一个嵌套关系模型支持文本存储和文本检索操作,其中特征文件索引为文本检索提供了技术支持。该设计方法为存储和检索其他二进制数据也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327.
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缺陷对发射架构件的影响,论述了MMS公司的线性扫描热波检测、声-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技术,比较了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可信度和效率。指出将无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检测、信号采集、图像处理等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将在复合材料发射架检测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28.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3):42-62
Bypass Dual Throat Nozzle (BDTN) is a novel type of fluidic thrust vectoring nozzle. To improve the infrared stealth performance of BDTN, a nozzle based on BDTN is proposed and numerically simulated. Each cross-section along the x-axis of the novel nozzle becomes a trapezoid, which is named “BDTN-TRA.” The main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BDTN-TRA can produce a thrust vectoring angle when the upper or lower bypass valve is open. The ang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nditions mentioned above is usually approximately 1°–2°. Even if the two bypasses are closed, BDTN-TRA can produce a small thrust vectoring angle at around 3°–5°. When the sidewall angle increases from 60° to 90°, the thrust coefficient and thrust vectoring angle under each work condition usually decrease. A larger aspect ratio indicates better performance. As the aspect ratio increases over 7.2, the performance of BDTN-TRA is quite close to that of BDTN with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s at the same aspect ratio. These features will benefit the control and trimming for future aircraft design, especially for the flying wing layout aircraft. Last but not least, BDTN-TRA has a more extraordinary mixing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BDTN. The distributions of static temperature and axial velocity along the x-axis of BDTN-TRA with sidewall angle of 60° decrease faster than those of BDTN. When the total temperature of the inlet equals 1600 K, the static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BDTN-TRA with sidewall angles of 60° and 90° is over 360 K at twice the length of the nozzle downstream of the nozzle exit, which is the reflection for excellent infrared stealth for the fighter.  相似文献   
329.
权申明  晁涛  张登辉  杨明 《宇航学报》2022,43(10):1322-1332
针对红外导引头侧窗探测模式下,非对称视场约束造成末制导阶段目标易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侧窗约束的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末制导方法。首先,基于体视线坐标系建立三维相对运动模型,得到不依赖于“小攻角”假设的准确模型。在处理无过程约束问题的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方法基础上,引入松弛变量与虚拟控制量,设计出考虑侧窗视场约束的末制导算法。为了进一步降低末制导算法对初始猜测轨迹的依赖性,提高适应性与计算效率,提出逐步增加约束条件的计算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末制导过程中满足侧窗约束,相比于凸优化方法,优化变量减少,计算速度更快;相比于基于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末制导律,能够满足侧窗约束,同时能适应不同的初始条件。  相似文献   
330.
隐身技术作为提高作战生存力的关键环节,是复杂对抗环境下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的最重要技术指标。飞翼布局以其独特的隐身优势,成为无人作战飞机首选布局形式。文章以超低RCS亚声速飞翼布局无人机平台为基础,从多频谱隐身特征平衡设计出发,针对其采用低发射率材料前后的红外隐身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红外隐身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