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242篇
航天技术   184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分析星载恒温晶振(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OCXO)短稳对导航增强系统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精度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OCXO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概念,然后根据其短稳特性进行噪声反演,最后建立了基于OCXO短稳噪声反演的系统PPP定位模型,将短稳量级不同的OCXO反演噪声引入模型并对系统最终PPP定位精度进行分析比较。实验表明:在无控制段调校星上时频的情况下,选用短稳量级为E-13的OCXO在中长观测时间段内(<1 000 s)可满足系统厘米级的定位需求。该分析可为低轨导航增强系统的时频指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52.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precise positioning can b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evere multipath effects and outliers in harsh environments, and highly relies on quality control strategies.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posterior residuals to check and exclude the outliers in GNSS observations, limited work emphasizes the combine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considering both the prior and posterior knowledge simultaneously. This paper proposed a real-time combine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to process the multipath effects and outliers in harsh environments simultaneously. Specifically, in the prior stage, a modified multipath process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for both phase and code observations, then a modified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daptation (DIA) method considering the maximum times of data snooping is studied in the posterior stage. Two dedicated experiments in real harsh environ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mbine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tatic experiment, the proposed method exhibits smaller positioning errors, the best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the highest availability in this study. Specifically, the proposed method exhibits an improved percentage of 55.4 %, 56.3 %, and 59.7 % for positioning accuracy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in the E, N, and U directions, respectively. Besides,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mbiguity resolution with an improved percentage of 32.2 %. For the kinematic experiment, the 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0.577 m, which exhibits a 40.0 % improvement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Also, the proposed method exhibits better performance under relatively strong multipath effects. In this sense, the proposed real-time combine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is highly appreciated in terms of positioning availability, accuracy, and ambiguity resolution for GNSS precise positioning, especially in harsh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553.
针对传统匹配场处理方法存在水下声源远距离定位失准以及定位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的水下声源被动定位方案。利用团队自研的“浮星”浮标实测的剖面数据模拟真实海洋环境,并在水中布设垂直水听器阵,仿真大量不同位置的声源在水听器处产生的接收数据。将多通道波形数据直接作为输入对多层感知机网络进行训练,从而获取高精度的定位神经网络。仿真结果表明,与匹配场处理算法相比,设计的感知机网络可以在大范围信噪比环境中实现有效的水下声源定位,其中在30dB信噪比下定位距离和深度的平均相对误差达到了1.94%和6.84%。另外,相对于失配声速剖面,使用平均声速剖面模拟的接收数据可提高网络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554.
根据非合作低轨卫星的特点,可以被动测量多颗卫星信号的来向,通过测向交叉的方式进行定位。但是通过星历解算出的卫星位置位于地心地固坐标系,用户测量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基于站心坐标系。针对非合作低轨卫星测向交叉定位时目标用户角度信息与卫星位置基于不同坐标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最小二乘定位算法,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收敛定位结果,能够在目标用户角度信息与卫星位置基于不同坐标系的情况下,解决非合作低轨卫星的测向交叉定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迭代最小二乘定位算法能够实现非合作低轨卫星仅利用角度定位,并分析了测角精度、卫星轨道高度、参与定位卫星数与定位误差之间的关系。针对迭代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迭代过程中不同收敛条件下迭代次数与定位误差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定位精度的情况下,将迭代收敛范围设置为8~30 km,可以降低2~3次迭代次数。  相似文献   
555.
面向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铁路列车定位实施欺骗干扰的主动检测,在卫星定位解算层次,运用深度学习建模学习方法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变分贝叶斯高斯混合模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variational Bayesian Gaussian mixture model-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VBGMM-DCNN)的列车卫星定位欺骗干扰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能够充分体现欺骗干扰对定位解算过程作用影响的卫星观测特征参数,构建干扰检测特征矢量;然后,采用VBGMM模型拟合经过预处理的特征向量的概率分布,得到二维概率密度图;最后,将概率密度图用于DCNN模型实施欺骗干扰的检测决策。结合现场实验所得运行场景数据,利用实验室搭建的欺骗干扰测试环境实施了干扰注入测试与检验,结果表明,欺骗干扰检测性能随着DCNN网络深度的增加而提升,相对于常规有监督决策方法F1值最高提升44.68%。基于VBGMM-DCNN的欺骗干扰检测能够适应测试验证中运用的列车运行特征及定位观测条件,所达到的检测性能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556.
齐麟  张永涛  陈晓杰  曾擎  许娜 《上海航天》2022,39(6):161-166
针对空间环境下航天器偶发的冲击影响敏感载荷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振动测量系统实时连续监测载荷安装位置附近的动力学环境的方法,通过分析各测点的冲击时域响应大小及冲击发生先后顺序,初步确定冲击发生的位置。结果表明:冲击的发生以天为周期,一天之中冲击发生的频次和强度与航天器所处轨道位置强相关,且存在2个明显的冲击高发时段。冲击很可能发生于载荷底板附近,可在地面试验中进行精确定位和完善设计。上述研究实现了在轨冲击现象的定量分析及冲击源的定位,将提升现有在轨动力学分析的能力,指导后续航天器设计,降低冲击现象对敏感载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7.
给出了PPP-B2b信号定位的观测模型和随机模型,详细阐述了PPP-B2b增强改正模型和参数估计模型,并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单系统,在30min的收敛时间内,北斗三号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水平0.118m(静态)、0.176m(动态),高程0.208m(静态)、0.423m(动态)以内,GPS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水平0.113m(静态)、0.163m(动态),高程0.206m(静态)、0.377m(动态)以内;对于北斗三号/GPS双系统,在20min的收敛时间内,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水平0.092m(静态)、0.122m(动态),高程0.158m(静态)、0.312m(动态)以内。无论是收敛性还是定位精度,均能满足北斗三号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58.
本文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快速定位需求,在充分分析扩频信号相干积分关键影响要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低轨卫星高灵敏度辅助定位服务系统。针对空间段信号发射机低相噪信号生成技术所需的参考源、时钟树给出了详细设计及指标分析,通过发射信号误差向量幅度EVM对比测试,所设计的发射信号(EVM)指标可控制在优于1.19%。针对系统服务能力进行了星地一体化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实现终端在灵敏度提升12 dB前提下有效定位且辅助定位时间优于3.5分钟。  相似文献   
559.
针对目前室内定位技术中位置漂移、定位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行人航迹推算(PDR)、地标匹配修正和地图辅助的室内行人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基于惯性传感器的PDR技术计算行人位置信息,利用行走过程中的传感器读数特征识别室内特定地标点,与地标库数据进行匹配后,修正PDR轨迹产生的累积误差.室内地图辅助主要是通过判断行人是否位于走廊等区域,限制轨迹穿墙,约束PDR定位轨迹.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定位算法得到的轨迹优于纯惯性递推算法得到的轨迹,更加接近真实的行走轨迹,定位精度提高了51.2%,平均定位误差降至1.8m,满足室内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560.
基于卫星导航的车载自主化列车控制是智能铁路技术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中国列车控制系统体系架构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列控专用列车自主定位基本结构及与列控系统的接口模式。结合列车运行控制对安全性的特定需求,探讨了列车自主定位性能需求体系,介绍了国内外基于卫星导航的新型列车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阐述了列车自主定位技术内涵及主要研究进展,从多源感知融合无缝定位、列车卫星定位主动增强、定位专用轨道地图数据库、自主定位性能测试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介绍了伪卫星增强列车定位、轨旁卫星定位增强网络、地理分布式零现场虚拟测试设施等典型成果,并对前沿技术运用演进、关键场景融合优化、复杂环境安全防护、跨层协同全息感知、专用标准规范体系等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