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69篇
航空   285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8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矩形S弯扩压器内旋流的发展及其气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矩形S弯扩压器内流动的详细观察和测量,给出了出口单涡游流形成的条件及其发展过程、旋流与总压畸变图谱的关系等结果,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前人所得出的关于旋流的形成和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402.
王绍卿 《推进技术》1993,14(4):42-46
对航天飞机用液氢突扩燃烧冲压发动机性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计算及分析。研究的工作范围为Ma=1.50~6.50、高度变化范围为H=0~40km。并把计算结果与等截面液氢冲压发动机性能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低空低马赫数时突扩燃烧冲压发动机性能较为优越,而在高空高马赫数时性能基本没有变化。航天飞机使用突扩燃烧室冲压发动机在低空低马赫数时可以部分解决流量匹配问题,还可提高发动机推力、减少溢流阻力。燃烧室结构也较简单。  相似文献   
403.
高超声速飞行器单壁膨胀喷管的自动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旭照  张勇  汪广元  倪鸿礼  乐嘉陵 《推进技术》2007,28(2):148-151,224
为了提升高超声速飞行器单壁膨胀喷管的升力和推力,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介绍了超声速流场的分区推进求解技术、流动的时间迭代和超声速流动的空间推进求解方法。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单壁膨胀喷管进行了参数化描述。实现了喷管二维网格的自动生成。借助成熟的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软件,对喷管的推力和升力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喷管在推力和升力方面有了大的提高。所采用的超声速流场分区推进求解和空间推进求解技术使得优化过程在单个CPU上能快速完成。  相似文献   
404.
何中伟 《推进技术》1990,11(2):35-39,65,78
本文在一定的附面层条件下,研究了二元收-扩通道内强激波 M_(U.B.m)为1.68~1.74下的激波与壁面紊流附面层干扰区内的气流动态畸变控制技术,包括抽气缝槽结构,缝槽位置等对干扰区下游动态畸变的影响,并对通道扩张段出口气流的紊流度分布剖面上典型站的总压信号作功率谱密度、概率密度和压力时间历程作了分析.实验的结果表明,通过对干扰区内激波诱导分离流抽吸,在抽气量为W_(bT)/W_m=2.8~3.5%下,可以很有效地改善干扰区下游气流的动态畸变.  相似文献   
405.
陆传华  陈宝延  赵英  雷鸣  郭昆 《推进技术》2001,22(6):464-467,472
详细介绍了用于涡轮喷气(风扇)发动机抗畸变流场试验用畸变模拟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标定方法,并给出了畸变流场的计算方法。模型与实物两种方法标定结果有较大差别:畸变模拟器出口总压恢复系数σ模型比实物高1%-2%、流场畸变度低4.6%-6.4%;某型涡扇发动机在进口畸变流场畸变度W=9.6%下,发动机启动可靠、工作稳定,但进口流场畸变度将使压气机的喘振裕度减小,而导致发动机产生不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406.
超燃冲压发动机非对称喷管设计点性能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短喷管设计理论,获得了可以考虑进口气流带攻角、并直接针对非对称喷管构型的设计程序。通过改变喷管上下壁面进口处的气流初始膨胀角之比F和喷管进口气流方向角α,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的非对称喷管外型。文章用FLUENT软件对设计得到的喷管进行了无粘流场验证,证明了设计的合理性。又根据实际飞行马赫数为6的设计条件,设计了一系列对应的喷管,用CFD方法对不同的喷管进行了流场数值模拟,并进行了截短后流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参数F和截短对喷管性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07.
某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内二次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德旺  李博 《推进技术》2005,26(2):139-143
对某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将固壁面压力分布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表明数值模拟方法正确,结果可信。分析了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的波系结构以及进气道(含隔离段)内二次流特征。给出了外压缩波系下的角涡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在侧壁与压缩面相交角区形成为逆时针方向角涡,角涡的形成、发展与近壁激波/侧壁附面层干扰以及压缩面有关。分析了隔离段中的激波的反射状况,提出了隔离段二次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在隔离段进口附近存在一分离区。隔离段内二次涡的形成、发展和消失由上下壁面的压差,激波的移动方向(波后气流的横向流动)等决定。研究还表明对于高超声速进气道即使是二元进气道,也要关注二次涡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08.
二维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优化设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兵  徐旭  蔡国飙 《推进技术》2002,23(5):433-437
为得到二维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最优型面,建立了二维尾喷管基于N-S方程的优化设计模型,运用复合形优化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尾喷管型面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尾喷管性能参数有明显的提高,推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升高,俯仰力矩系数降低。同时,随着飞行马赫数的降低,推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都会下降,而升力系数却上升,并且初步研究了尾喷管下壁长度对尾喷管性能的影响,为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09.
论机动飞机机体/进气道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国才 《推进技术》1999,20(2):103-107
机动飞机/发动机一体化,一直是多年来国际上研制高机动性战斗机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大课题,目的在于提高发动机包括进气道、尾喷管在内的推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列举了国外的一些型号,特别是有分叉进气道战斗机在研制中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体化问题,并从设计原理的角度,给出了一些旨在提高性能与安全性的可供选择的进气道构形。  相似文献   
410.
采用轴对称热化学非平衡全N—S方程,数值分析了高超声速喷管流场中非平衡引起的尺度效应。并给出计算条件下喷管轴线上的物理量和化学组元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喉部下游不远处流动趋近于化学冻结和热力冻结状态。流场(特别是核心无粘流区)的特性不仅取决于流动尺度的相对值,也取决于其绝对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