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34篇
航天技术   103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3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01.
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在卫星定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健  杨龙  董绪荣 《上海航天》2006,23(4):20-22,26
基于传统的动力学法,以加速度计数据替代非保守力加速度,提出了一种用加速度计数据进行卫星精密定轨的模型。用美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提供的GRACE星星载加速度计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加速度计可获得较准确的卫星瞬时加速度,其积分轨道的误差小于纯力学模型,从而提高卫星定轨精度。但由于动力学定轨法的固有特点,其定轨误差会随时间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2.
DYNAMO is a small multi-instrument payload aimed at characterizing current atmospheric escape, which is still poorly constrained, and improving gravity and magnetic field representation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agnetic, geologic and thermal history of Mar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Mars is thought to have influenced climate evolution. The collapse of the primitive magnetosphere early in Mars history could have enhanced atmospheric escape and favored transition to the present arid climate. These objectives are achieved by using a low periapsis orbit. DYNAMO has been proposed in response to the AO released in February 2002 for instruments to be flown as a complementary payload onboard the CNES Orbiter to Mars (MO-07), foreseen to be launched in 2007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French PREMIER 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MO-07 orbital phase 2b (with an elliptical orbit of periapsis 170 km), and in a lesser extent 2a, offers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investigate by in situ probing the chemical and dynamical properties of the deep ionosphere, thermospher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the solar wind, and therefore the present atmospheric escape rate. Ultraviolet remote sensing is an essential complement to characterize high, tenuous, layers of the atmosphere. One Martian year of operation, with about 5,000 low passes, should allow DYNAMO to map in great detail the residual magnetic field, together with the gravity field. Additional data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will be obtained by mapping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sinergistically with the NETLANDER magnetic data. Three options have been recommen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ical Review Board (ISTRB), who met on July 1st and 2nd, 2002. One of them is centered on DYNAMO. The final choice, which should be made before the end of 2002, will depend on available funding resources at CNES.  相似文献   
103.
采用交替方向隐格式(ADI)建立了二维可压大气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模拟了不同初始振幅的重力波波包的非线性传播,模拟结果表明非线性效应是与波振幅相关的;强非线性效应将严重阻碍波振幅的增长,使波数谱明显变化,同时减小了波包的能量传输速度,在传播过程中,强非线性效应将显著加速平均流,其结果与非线性饱和理论的预测接近。  相似文献   
104.
弹道导弹主动段由于惯导系统工具误差和扰动引力的影响,使得导弹关机点状态参数偏离标准关机状态参数,大大影响了导弹的命中精度.为此,提出了基于动基座重力梯度仪的导弹主动段飞行状态估计方案,利用动基座重力梯度仪测得的导弹实际位置引力梯度信息,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修正导弹当前的飞行状态.通过初步仿真,证明该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5.
内重力波传播的3维传输函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考虑背景风场及大气耗散的条件下,建立了3维内重力波传输函数数值模式.分析了300 km高度3维传输函数在频率波数域的特性,并以近地面单位脉冲点源为激发源,得到了内重力波在3维空间中的时空分布.讨论了不同时空尺度地面方波源激发的内重力波在电离层高度的能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对内重力波而言,背景大气相当于一个带通滤波器,只有波动周期和波长分别在15~30 min和200~400 km之间的重力波扰动最容易上传到300km高度;(2)在背景风场的作用下水平面上以同心圆扩散的波阵面以及垂直方向上成漏斗状的波阵面发生了变形,并且逆风方向比顺风方向更有利于声重力波由对流层向电离层高度传播;(3)300km高度对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分别在20~30 min和150~250 km之间的地面方波源响应的总能量最强.   相似文献   
106.
107.
采用单轴双太阳帆板空间站的一种姿态定向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文强 《航天控制》2008,26(2):27-30
采用单轴双帆板供电和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作为执行机构的倾斜轨道空间站,当太阳方向与轨道面夹角较大时,帆板的光照条件不易保证,为此本文针对这种类型的空间站设计了一种姿态定向模式以保证帆板的光照条件,并通过在阴影区姿态机动,利用重力梯度力矩对SGCMG进行卸载。仿真结果表明,该姿态定向模式满足太阳帆板的光照条件,重力梯度力矩卸载方法保证了SGCMG中的角动量不超出给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8.
重力波波包相互作用时空演变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设计了一种研究二维空间中重力波波包共振相互作用演变的数值模式.利用此模式获得二个大振幅重力波波包通过碰撞而发生的完整的相互作用过程.数值结果表明,能量上行重力波可以通过波-波相互作用激发能量下行重力波;在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过程中,3个波包的能量收支情况和相互作用的强度具有局地性;由于考虑了空间传播效应,相互作用过程不再具有周期性,而是出现一个具有不同物理含义的相互作用特征时间,这个新的相互作用特征时间和相互作用最终的发展程度不仅由相互作用系数和初始波包振幅决定,还受到波包空间尺度和波包群速度的相对大小控制.   相似文献   
109.
重力波波包在非等温和可压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二维全隐欧拉格式对具有高斯分布的重力波波包在非等温,可压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武汉中心气象台(30.5°N,114.4°E)无线电探空仪在2001年1月到2003年12月之间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武汉上空1-9km和14-25km高度范围内惯性重力波参数的变化特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重力波活动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较频繁,夏季活动较弱,与急流强度的季节变化一致,这意味着重力波的激发与背景风密切相关.矢端曲线分析显示1-9km范围内能量向上传播和向下传播的波的比例大致相同,而14-25km范围内绝大部分波能量向上传播,这与最大急流强度的高度相对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夏天14-25km范围内波几乎全向上传播,而冬天则有相当一部分波向下传播,这可能是反射引起的.重力波的本征频率集中在1-3倍的惯性频率之间,水平波长约数百公里;1-9 km范围内垂直波长集中在3-3.5 km,14-25 km高度内则集中在4.5-5.5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