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13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丁羟推进剂伸长率主曲线形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给出了丁羟推进主要曲线的典型结果,针对其中的一些现象,提出了描述基拉焦形行煌双模量模型和描述其拉伸破坏行为规律的韧性断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02.
固体火箭推进剂是一种粘弹性高聚物,同时又是颗粒基复合材料。其断裂实验难度较大。本文用两种新方法:数字二次云纹法和渗透探伤法,进行裂纹端部损伤区的实验研究。结果说明裂纹端部的强烈损伤区是“窄带形”的,定义此窄带形损伤区为固体推进剂裂纹端部损伤区比以往的“腰子形”损伤区更为合理。为研究预测、控制固体推进剂的断裂性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测量了LD10CS铝合金和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E)在低温,室温和中温下的力学性质计算了力学性能的标准误差和分散系数,分析了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和破坏过程,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和力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采用用爆炸冲击加载装置,对带裂纹韧性材料三点弯曲试件,进行了裂纹修补后的动态断裂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强冲击载荷作用下,带裂纹试件修补后的抗断强度可提高2-3倍。因而证明,裂方修补技术用于韧性材料的强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防断裂问题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同时本文运用全塑性应力分析,给出了修补后试件纹启裂时的材料动态裂韧性CTOD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评估准晶材料Al59Cu25.5Fe12.5B3的断裂韧性的方法。根据维氏(Vickers)压痕试验法测量的显微硬度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压痕的径向裂纹尺寸,计算出断裂韧性为1.34MPam^-1/2。该结果与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6.
周渊 《强度与环境》1997,(3):14-18,33
提出重要性抽样与拉丁超立方抽样相结合的MonteCarlo模拟计算方法。算例证实该复合法的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7.
康普顿散射对X射线热激波破坏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GRAY三相物态方程及Lagrange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并讨论了康普顿散射对X射线热激波及其破坏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较硬的X射线谱(15keVPlanck谱),康普顿散造成量沉积与热击波峰压明显下降,在LY-12铝中,能量沉积的相对差△E(x)/E(x)可达9%-22%,热击波峰压的相对差△pm(x)/pm(x)约为12%。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单CPU的通用微机冲击振控制技术的独到之处在于,冲击驱动信息的生成、修正以及冲击响应信号的采样、分析等操作均由微机软件进行控制。主要介绍实现该技术的软件设计原理,并给出相应控制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涡轮叶片用、定向凝固合金材料DZ4紧凑拉伸试样的断裂韧性计算,在有限元程序MSC.MARC下建立了复杂构件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模型;结合试验研究,计算了预置裂纹叶片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了发生断裂时的状态,发现叶片的断裂韧性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其中一部分明显低于材料的试验值;对工作条件下的故障叶片进行了模拟计算,反映出该叶片在发生断裂时瞬断区偏大而疲劳区偏小的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10.
发动机推力测量校准中加载模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原位校准中计量精度要求高,加载过程中工作系统存在着复杂的变速扰动与大滞后等现象,在论述了模糊控制模型建立方法和加载模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叠加方法建立了四维变量模糊控制模型,实现了加载精确自动控制,并分析了该模型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加载模糊控制方法是正确有效的,满足了原位校准精确快速加载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