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495篇
航天技术   145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2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91.
本文叙述了离散相似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各种典型子块的系数计算公式,在典型子块的基础上构成晃动动力学、帆板挠性动力学、双二阶晃动和帆板振动滤波器动力学的复合子块,以及各种非线性复合子块。最后给出了某卫星三轴姿态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92.
文章提出了“空间碎片环境工程”的概念,并介绍了空间碎片防护技术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国外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93.
详细介绍了在脉冲功率放大链相位噪声检定系统中的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及功能。本系统是整个检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系统中担负着将放大器链的噪声信号进行转换、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显示等任务,它由硬件电路和系统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电路主要由采集单元、存储单元、控制单元、时钟单元及计算机接口等几个模块组成,其功能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暂存采集到的信号数据,并将数据送人计算机内存中。电路中设有自检功能,从而增加了调试的透明度,也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系统软件由控制软件和分析处理软件组成,前者负责控制硬件进行自检,以及谐调各部件间按一定的时序工作;后者负责将噪声数据进行各种数据处理(时域、频域分析),并根据检定系统的测试指标要求(噪底、起伏特性等)给出正确的测量结果。软件设计采用多层菜单式动态显示技术,图文并茂,显示醒目直观。整个检定系统经多次联试试验后,结果表明,本信号处理系统方案设计合理,工作稳定可靠,功能强,维护方便。将本系统的设计思想应用于雷达发射机稳定性测试系统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4.
分析了长波BPL授时传播误差,设计了一个定点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传播误差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对误差模型进行了系统辨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点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误差基本属于平稳随机过程。并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BPL长波传播中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进行研究,取得初步模型数据,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为获得的模型数据为进行ASF误差的预测及扣除其对长波BPL授时影响,提高授时精度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95.
精密测试及仪器的误差修正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全面论述了误差修正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并对它的组成内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96.
建立了双星定位和双星/GIS组合定位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星历误差对双星定位结果的 影响,卫星位置偏差对组合定位结果的影响,在组合定位中,在经、纬度方向上,分别给卫星位置加入均方差 为1°的位置偏差.结果表明,给卫星位置加入均方差为1°的经、纬度方向位置偏差,并不会降低组合定位的 精度.对这一重要结论,从几何上给出了解释.最后进行了双星/GIS组合定位的物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双星/GIS组合定位确实可以大大提高双星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797.
非线性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抽样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的重要抽样法的基本内容,对这一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限制条件进行了评论,对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这一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98.
关于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TDRSS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国际“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的概况,强调中国的特殊性,提出尽快建立军民两用、综合应用、中等性能的TDRSS,以尽早获得最基本的近全球的跟踪、通信与自主导航的能力,从而填补天基支撑的空白。主张综合功能一步到位,超过日本;性能上接近日本,逐步提高。在技术思路上,建议采用PCM-OQPSK 及PCM-CDMA-BPSK数据传输体制;星本体测控与用户的跟踪导航统一采用单通道单脉冲测角、伪码测距的单站定轨体制,并利用星本体测控数据提高用户的跟踪导航精度;主张在TDRSS的设计中全面贯彻CCSDS协议标准,尽早参与区域以至全球的高速信息网。最后,对下世纪初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TDRSS的技术关键与可能性,提出了看法。指出,中国的TDRSS将超越航天测控网的范畴,而成为全球战略技术信息的天基传递网,并终将成为全球高速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99.
Given the diversity of missions it has accomplished and the myriad of adaptations it has undergone, the US Space Shuttle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highly flexible space vehicle. With the Shuttle’s upcoming 2011 retirement, it is instructive to survey the history of this vehicle’s flexibility for the insights it can provide to the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lexibility in future space systems. Data are presented on the evolution of mission requirements over time for 120 missions performed by the Space Shuttle over a period of some 27 years. Distinct trends in the time domain – as well as their causes – are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and early manifest plans from 1982 serve as a confirmation that these trends were not originally anticipated. Eight examples are then presented of engineering modifications that allowed the Shuttle to adapt and accommodate these requirement changes. Several additional instances of Shuttle flexibility are explored, such as post-Columbia disaster modification, upgrade programs and derived vehicles, and one case in which flexibility was inhibited by an early design decision.  相似文献   
800.
设备软件的质量控制工作是设备总体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质量和维护成本。本文从软件工程化管理角度出发,结合设备总体工作实践和软件测试工作实践,提出了在设备软件研制的不同阶段应该特别关注的质量要素,对设备总体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