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439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本文主要讨论了国内外导弹和航天器用结构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应用及发展趋势,并根据对国内外的情报调研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航天器用结构复合材料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2.
新型耐高温阻燃树脂体系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FB树脂在耐热性、阻燃性、耐烧蚀性能方面的最新数据及应用,同时介绍了可在室温至180℃固化,使通用环氧树脂耐500℃的新型F、B、H、HE系列固化剂。  相似文献   
33.
吸收剂填充体系的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种常用吸收剂填充的树脂混合体系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收剂含量变化影响树脂混合体系的活化能、反应热、反应程度、凝胶时间。通过对吸收剂表面物质研究发现,吸收剂表面存在着与树脂体系发生反应的活性物质,引起吸收剂填充混合体系的反应特性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4.
讨论了5405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体在室温下,贮存时间对粘度以及对固化过程中加压点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道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双马来酰亚胺(BMI)型基体树脂。该树脂由MI与0,0'-二烯丙基双酚A等共聚而成,具有良好的工艺性,未固化树脂可溶于丙酮。固化物具有突出的韧性(G1c=203J/m^2)、较高的耐热性(HDT=255℃)及良好的湿/热稳定性(平衡吸水率为3.6%)。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在碳纤维织物上生长碳纳米管的改性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性能的影响,对比了有无碳纳米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和弯曲性能,并采用碳纤维表面结合碳纳米管膜的方法研究了碳纳米管对碳/环氧复合材料层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长的碳纳米管长度过长(10μm)、末端无序排列为笼状,树脂无法进入碳纳米管内部,碳纳米管无法发挥增强作用,同时由于碳纳米管过长,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增多,使得四种生长碳纳米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性能均有下降;而碳纳米管膜与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结合较好,使得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12%。  相似文献   
37.
采用Patran/Nastran有限元软件对复合材料薄壁加筋抛物面天线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重点分析了反射面铺层方式、加筋结构形式以及加强筋铺层对抛物面天线基频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0/45/-45/90]s铺层形式的反射面基频最高;增加径向和环向筋可大幅提高天线基频,其中加筋结构采用[0/30/90/-30]s铺层可进一步提高天线基频。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了基频最佳的复合材料抛物面天线结构,为制备薄壁加筋抛物面天线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38.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反气相色谱(IGC)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国产T700级碳纤维和东丽T700S碳纤维的表面形貌、表面能和表面化学特性进行表征,测试两种碳纤维增强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考察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黏结性能、韧性和湿热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特性(表面形貌、表面能和表面化学组成等)对复合材料界面黏结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国产T700级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在室温下的界面黏结性能优于T700S/QY9611复合材料;国产T700级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的韧性优异,冲击后压缩强度达到了国外先进复合材料IM7/5250-4的水平;经湿热处理后的层间剪切强度仍与T700S/QY9611复合材料相当,说明国产T700级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湿热性能。  相似文献   
39.
苯并噁嗪树脂具有优异的成炭和抗高温氧化性能,是新一代的耐烧蚀树脂。以双酚A-苯胺型苯并噁嗪树脂为耐烧蚀树脂,采用1H-NMR、DSC和转矩流变仪研究其成环率和加工性能;以硅橡胶为耐烧蚀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硅橡胶苯并噁嗪树脂耐烧蚀复合材料。进行力学和氧乙炔焰烧蚀检测,利用FT-IR、Raman和SEM研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和烧蚀结构。结果表明:苯并噁嗪树脂能够明显提高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能,当树脂添加量为20份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烧蚀和力学性能;该复合材料经过氧乙炔焰烧蚀后,烧蚀层形成表面陶瓷层、裂解炭化层和基体层。表面陶瓷层主要由SiO_2,SiC和C组成,裂解炭化层的主要组由C,SiO_2,SiC以及炭化彻底的碳和炭化不完全的有机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40.
对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VARTM)制造复合材料管道连接件的树脂流动过程进行分析,考虑树脂注模工况下的注射口和出射口位置,采用有限元/控制体积方法分别模拟了4种可能树脂注模方式所需工艺时间和树脂流动前锋形状,并确定了合适的注模方式。模拟结果表明:与点注射的树脂注模方式相比,线注射方式可以得到更均匀的树脂流动前锋;进而采用线注射-线出射树脂注模方式能够有效浸润织物。采用模拟所得注模方式开展了VARTM工艺试验,制造了复合材料管道连接件缩比件和整体连接件筒构件,所得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