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119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9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基于单元法的三维装药通用燃面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文波  刘宇  任军学  张晓光 《航空学报》2009,30(7):1176-1180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三维装药的通用燃面计算方法——单元法。该方法认为装药由有限个体积微元组成,而燃面由有限个面积微元组成。在任一时刻,装药的燃烧可以看成是燃面上的面积微元沿其法向推进,而体积微元距离燃面的最近距离可以判定该体积微元在燃烧过程中是否燃尽,发动机装药的燃面通过对相邻肉厚的体积微分获得。采用该计算方法不仅避免了大量的数学公式推导,也避免了内型面标准几何体的复杂定义。燃面计算结果表明,其计算精度足以满足一般工程计算的需要。由于该方法方便快速,且能应用于任何三维装药的燃面计算,所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12.
杨瑄  赵东民  余贞勇 《宇航学报》2008,29(6):1932-1935
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对发动机的内弹道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侵蚀燃烧的程度取决于药 型设计的通气参数。设计了一种侵蚀燃烧试验发动机,并在不同通气参数情况下,进行 了多发某低燃速推进剂侵蚀燃烧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数值分析,得到了该低燃速推进剂 侵蚀燃烧的临界流速、侵蚀常数与燃通比之间的关系,并对此进行了试验验证,为类似推进 剂药柱通气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3.
镁铝富燃料推进剂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镁铝富燃料推进剂燃烧性能,采用捏合机混合物料、真空浇注、恒温固化的方法制备推进剂试样,用靶线法测试推进剂燃速(0.5~2.0 MPa),用Vieille经验公式r=apn计算压强指数。研究表明,细粒度AP含量增加,燃速逐渐增加,而压强指数先升高后降低。采用复合催化剂GFP/Fe2O3可同时提高燃速和压强指数。当催化剂质量含量为5%时,改变GFP/Fe2O3比对推进剂的燃速及压强指数的影响与氧化剂AP级配有关。对于细粒度AP含量高的配方,GFP/Fe2O3对燃速和压强指数影响较大。金属含量对燃速影响较大,对压强指数影响很小。而Mg/Al比对燃速和压强指数影响都很小。随着氧化剂中KP含量增大,燃速呈下降趋势,压强指数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214.
运用软件AVL FIRE对某型柴油机进行了有近壁燃烧工况时的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同时确定了该型柴油机在有近壁燃烧工况时活塞有限元计算的热边界条件,运用软件ANSYS进行了活塞的烧蚀过程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近壁燃烧对活塞烧蚀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活塞烧蚀的实机试验,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烧蚀计算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活塞的烧蚀过程;柴油机喷油器喷孔磨损变大将导致活塞喉口附近燃气温度和壁面传热系数在较大的曲轴转角内都保持较大的数值,从而使活塞发生烧蚀失效;烧蚀量随着喷油器孔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孔径增大15%时达到峰值;烧蚀量随着烧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但烧蚀的速度在缓慢减小.   相似文献   
215.
对HTPB三组元和四组元推进剂在2~20 MPa平均压强范围内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组元推进剂可在20 MPa以下稳定工作;压强一旦超过20 MPa,燃速压强指数将趋近于1,发动机将无法正常工作。四组元推进剂在2~20 MPa压强范围内的燃速压强指数实测在0.3左右,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四组元推进剂稳定燃烧的最高压强临界值达到34 MPa。研究结果对超高压强固体发动机工程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16.
用参数辨识法对某径向泄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瞬态参数进行了辨识,得出了该发动机泄压过程的瞬态燃速公式和泄压孔流量系数。利用零维瞬态内弹道模型和辨识所得参数,对另一台发动机的径向泄压过程进行了预示,预示结果与发动机实测数据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燃速对径向泄压过程内弹道预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发动机径向泄压过程中,采用瞬态燃速更能反映发动机的实际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217.
超高燃速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三种含铜或/和铅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燃速催化剂PAC、PAPC和PAP,它们对AP微孔固体推进剂燃烧有显著催化作用,其中PAC和PAPC能使该推进剂在5MPa~25MPa压力范围内达到1m/s以上的超高燃速,燃烧较为平稳。通过热分析和实测燃速等探讨了催化剂对推进剂催化燃烧的主要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218.
氢气添加对RP-3航空煤油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氢气添加对国产RP-3航空煤油燃烧特性的影响,在定容燃烧反应器中实验测量了初始压力为0.1MPa、初始温度分别为390,420K、当量比范围为0.8~1.5时RP-3航空煤油/氢气混合气的层流燃烧速度与马克斯坦长度,分析了掺氢比对火焰发展结构、层流燃烧速度及马克斯坦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氢比的提高,在火焰发展过程中,火焰前锋面逐渐出现裂纹或褶皱,火焰的不稳定性逐渐增强;随着混合气当量比或掺氢比的升高,RP-3航空煤油/氢气混合气的马克斯坦长度逐渐减小;当混合气当量比从0.8升高至1.5时,RP-3航空煤油/氢气混合气的层流燃烧速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量比为1.2时混合气的层流燃烧速度达到最大;同时,随着初始温度或掺氢比的升高,RP-3航空煤油/氢气混合气的层流燃烧速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19.
为了研究基于滑动弧的燃烧室头部强化燃烧效果,探究了燃烧室头部的点火过程以及不同等离子体电源输入功率下的点/熄火边界,利用像增强系统获得了CH*基团的分布云图。实验结果表明:输入功率的增大使得燃烧室的点/熄火边界均得到拓展,与160 W工况相比,输入功率为320 W时,点火边界平均拓宽约17.6%,与未放电相比,输入功率为320 W时,熄火边界平均拓宽约45.3%,滑动弧放电对熄火边界拓宽效果明显;当滑动弧能够点燃来流新鲜混合气时,输入功率的增加使得CH*基团分布向上游移动,当输入功率为320 W时,燃烧火焰驻留在燃烧室头部,当滑动弧激励器仅具有助燃作用时,输入功率的增加使得局部CH*基团辐射强度增强,热释放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220.
为研究固体填料粒度级配及工艺助剂对低铝低燃速HTPB推进剂工艺性能的影响,依据固体颗粒堆积最密集排列理论,建立了固体颗粒级配模型,结合固体填料实际粒径,计算得到两种理想刚性球的堆积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级配配方药浆流动性及触变性。同时,通过筛选工艺助剂种类及优化最适助剂用量,对比了加入不同工艺助剂配方药浆的触变性。结果表明:当采用双二级配模型,计算出的固体颗粒级配比例最优;通过进一步优化固体颗粒级配,结合药浆触变环大小快速判定了推进剂固体级配的合理性,提高了低铝低燃速HTPB推进剂配方工艺性能的可设计性;当工艺助剂选用SU-2,且用量为0.03%时,推进剂工艺性能明显改善,适用期可达596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