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4篇
航空   169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李信能  陈鼎昌 《航空学报》1990,11(10):455-462
 由微机控制的新型钻头刃磨机具有六根受计算机控制的运动轴。根据给定的钻头几何参数,利用微机计算出相应的刃磨参数,通过控制软件设计,可以刃磨多种钻型且具有较高的几何精度和重复精度,经刃磨试验表明该机床可以广泛用于制造领域内的钻头刃磨。  相似文献   
52.
采用铸铁结合剂、CBN砂轮,利用ELID磨削加工技术,对GCr15轴承钢的磨削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并利用自行开发的非球面数控磨削系统,对GCr15材料非球面模芯进行超精密数控磨削加工,加工后工件表面粗糙度Ra36nm,面形精度小于5μm。  相似文献   
53.
并联磨床加工螺旋槽的磨削参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槽的加工是回转体刀具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状参数(尤其是前角、槽深和槽宽)对刀具的切削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基于6-UPS并联机床,在分析并联机床加工工艺特性的基础上,按照螺旋槽加工中砂轮与刀具的相对运动关系,建立了螺旋槽加工运动的理论模型,对可能影响螺旋槽成形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建立了一个仿真模型,可以对所有的磨削参数进行快速的定量设计和优化,主要包括砂轮偏转角度、砂轮厚度、砂轮轴向平移位置和螺旋槽深度,并通过加工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4.
热喷涂层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喷涂层由于其优异的高硬、耐磨、防腐等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如何优质、高效、低损耗地对其加工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本文较为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在热喷涂层加工方面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各种加工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5.
傅玉灿  徐鸿钧 《航空学报》2001,22(3):222-226
提出了运用磨削弧区强化换热技术开发高效磨削潜力的创新构想,并在开槽砂轮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能够实现磨削弧区沿砂轮径向定向高压水射流冲击强化换热的新型磨削液供液装置;完成了关于开槽砂轮缓磨时弧区定向高压水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效果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6.
砂带磨粒磨损直接影响磨削表面质量进而影响构件综合服役性能.以表面完整性为评估指标,对砂带磨损前后钛合金的表面加工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揭示了砂带磨粒磨损对磨削TC17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和表面硬度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磨粒磨损后由于高度均匀化、单位面积切削磨粒数增加、磨削深度减小,使得表面粗糙度减小、纹理均匀细腻,...  相似文献   
57.
肖贵坚  贺毅  黄云  李伟  李泉 《航空学报》2020,41(7):623288-623288
基于鲨鱼皮衍生出来的微观仿生表面被广泛应用于机翼等航空零部件的设计中,对于提高航空零部件的疲劳寿命、气流动力性等服役性能具有重要作用。砂带磨削能实现零部件表面的高完整性要求的加工,故常用于叶片、整体叶盘等复杂曲面的精密磨削,且能实现微观表面形状,但目前缺乏砂带磨削微观表面的系统研究从而难以实现其精确控制。首先,分析了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的典型结构特征,基于单颗粒砂带磨削模型,研究了单颗粒砂带磨削去除机理;然后,建立了砂带磨削多颗粒参数化数学模型,提出了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砂带磨削方法;最后,以钛合金叶片型面为对象,搭建以钛合金为典型材料的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砂带磨削基础实验平台,进行仿生表面的实验验证。通过对磨削后叶片的表面微观形状参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通过砂带磨削方法实现的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以锯齿形沟槽为主,其中沟槽的宽度在2.5~8 μm之间、平均值为4.91 μm,沟槽的高度在3.5~9 μm之间、平均值为5.91 μm,沟槽的夹角在28°~68°之间、平均值为42.3°,验证了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砂带磨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8.
Sm Co磁钢属于稀土永磁材料,总体磁性能高,矫顽力大,抗干扰能力强;同时,温度系数低,磁性能更稳定。但这种材料零件脆性大,切削性能差,在加工或碰撞中容易掉渣、崩裂;加工中往往更难以装夹与定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加工技术、工艺方法和加工参数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整体叶盘柔性磨头自适应抛光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整体叶盘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因素分析,以整体叶盘结构与材料特性为依据,结合整体叶盘人工抛光工艺方法,提出了适合整体叶盘表面抛光的自适应柔性磨头实现方案.对实现柔性磨头工作原理和自适应区域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其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柔性抛光方法可行性进行验证,最终实现了整体叶盘自适应柔性抛光.初步抛光实验表明,较之人工...  相似文献   
60.
高效抗疲劳磨削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航空领域难加工材料磨削加工技术的分析,给出了高效抗疲劳磨削加工技术的概念和意义,并结合高效抗疲劳磨削中的关键技术,以及高效抗疲劳对现代磨削加工技术的要求,阐述了磨削加工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提出了表面完整性高效磨削技术:即在保证零件表面完整性的同时实现对磨削参数的优化选择,从而实现高效磨削,为表面完整性高效抗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