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209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金磊  徐世杰 《宇航学报》2007,28(3):566-570
研究以变惯量反作用飞轮作为执行机构的小卫星的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问题。变惯量反作用飞轮是一种新型的动量交换装置,不仅可以通过改变飞轮转速输出力矩,还可以通过改变其转动惯量实现大范围的力矩输出。文中建立了带有变惯量反作用飞轮的星体姿态动力学方程,设计了姿态控制律和飞轮的操纵律。仿真结果表明,与一般反作用飞轮相比,当小卫星大角度机动时变惯量飞轮的转速更不容易饱和,且力矩的输出范围变宽,可以同时满足小卫星高精度稳定和快速大角度姿态机动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62.
王元光  徐旭  蔡国飙 《宇航学报》2006,27(5):825-829,859
提出一种针对喷射的简化模型,拓展了二维/轴对称NS方程模型的适用范围。通过算例验证,显示出源项加质方法具有良好的质量守恒性。针对文献中的实验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点符合得较好,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采用上述简化模型,针对化学反应过程与流动过程采用了耦合与解耦这两种方法,对放置在自由射流实验台上两种构型的缩比发动机燃烧室段进行了考虑化学反应流场模拟,得到了主要气动参数的分布图。研究了总压耙等测量装置对于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所得到的壁面静压值与实验壁面压力符合得较好,并且为合理布置测量仪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用于制造单分散球形微米级粒子的脉冲微孔喷射技术.根据微滴制备原理,可将其分为适用于低熔点材料的压片式喷射装置及适用于高熔点材料的传动杆式喷射装置,分别阐述了两种方式的脉冲微孔喷射技术的喷射原理、相关特点以及该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目前,采用脉冲微孔喷射技术已成功制备出金属、半导体及生体材料单分散微粒子,具有粒径均一、圆球度高等优势.通过与其他微米级粒子制备技术,如均匀液滴喷射法、气动式按需喷射法及雾化法相比较,在诸多方面显示出脉冲微孔喷射法的独特优点.与此同时,分别讨论了脉冲微孔喷射技术在增材制造方面的潜在应用,可直接使用微米级粒子作为增材制造用粉体以及液滴沉积成型.鉴于脉冲微孔喷射技术的独特性,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脉冲微孔喷射技术将在增材制造方面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氨合成-水热改性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决氢氧化镁和聚合物之间的不相容问题, 对氨合成法-水热改性处理2步法制备高分散氢氧化镁阻燃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常温合成温度、水热改性温度和水热改性时间对制备大晶型、低比表面积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水热改性处理改变了氢氧化镁晶体的生长习性,生成了形貌规则、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的氢氧化镁六方片状颗粒.另外通过提高氯化镁浓度和氨水过量1倍,探讨了常温合成反应的转化率,认为应该在反应原料等当量下寻求提高转化率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5.
Searching for extraterrestrial life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owever this searching hardly can be effective without sufficiently universal concept of life origin, which incidentally tackles a problem of origin of life on the Earth. A concept of initial stages of life origin is stated in the paper. The concept eliminates key difficulties in the problem of life origin, and allow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it.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the predecessor of living beings has to be sufficiently simple to provide non-zero probability of self-assembling during short (in geological or cosmic scale) time. In addition the predecessor has to be capable of autocatalysis, and further complication (evolution). A possible scenario of initial stage of life origin, which can be realized both on other planets, and inside experimental facility is considered. In the scope of the scenario a theoretical model of multivariate oligomeric autocatalyst is presented. Results of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wo versions of oligomeric autocatalytic reactions are presen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monomer activation reaction is essential, and in some cases autocatalysis in polymerizing reaction can be achieved without catalyzing proper monomer binding reaction.  相似文献   
66.
针对双级高压气冷涡轮的低温试验状态模化方法,对以空气为工质、基于不同相似准则数的试验模化状态的流场相似 性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有冷气试验模化方法,采用出口马赫数与设计状态一致的模化方法可获得相似性较好的试验状 态流场,此时反力度、载荷系数、马赫数均能保证良好的相似性,主要相似准则数偏差不超过5%;对于无冷气试验模化方法,保持 涡轮几何不变并增大膨胀比使得等熵速比与设计状态的一致,或通过改变叶片数保证各排出口马赫数与设计状态的一致,均能显 著改善无冷气模化状态与设计状态的流场相似性。其中前者反力度相似性接近98%,而后者载荷系数和马赫数的相似性达到了 同样水平,但破坏了模型的几何相似。  相似文献   
67.
单循环脉冲爆轰发动机内外流场的动力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脉冲爆轰发动机由高温火团引发的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轰过程和管内、外轴对称流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考虑了CH4-O2-N2的19个基元反应和14种组份。计算结果反映了爆轰管出口端附近区域的激波衍射,涡环及复杂的涡与激波相互作用情况等,描绘了管内、外流场的动力学结构。  相似文献   
68.
对ZnO与MnO2固相反应进行研究,当烧结温度超过1300℃和烧结时间超过12h,ZnO与MnO2固相反应生成ZnMnO3的四面体结构.对La1-xZnxMnO3材料的制备条件进行研究,对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固相反应只与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有关,与压制压力没有太大关系.当烧结温度超过1300℃和烧结时间超过6h,X射线衍射谱表明都具有钙钛矿衍射峰,但掺杂浓度在50%~70%时有新的衍射峰,可能产生了新相,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9.
离解反应速率常数中的方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碰撞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结构方位因素对离解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建立了计及方位特征的离解反应模型,计算对比了热平衡假设下空气中几个典型的离解反应的Arrhenius图.结果表明,在所选实例中,除了反应N2+N和O2+O外,考虑方位因素后确实能够更好地理论估算出反应速率常数.对上述例外文中做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70.
电子束固化环氧树脂的引发和增长反应速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二苯基碘 鎓 六氟磷酸盐引发的环氧树脂电子束(EB)辐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应用环氧树脂乙腈溶液推导出引发剂辐射分解速率常数和引发、增长反应速率.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二苯基碘 鎓六氟磷酸盐引发剂经电子束辐射分解产生质子酸的过程是二级反应,在辐射反应过程中,环氧树脂体系的引发速率和增长速率分别迅速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