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2篇
  免费   1107篇
  国内免费   941篇
航空   3875篇
航天技术   1721篇
综合类   624篇
航天   133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438篇
  2018年   583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61.
UKF方法及其在方位跟踪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方法处理了平面内地面站对目标的方位跟踪的估计问题。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由选定的高斯分布采样点来近似,在每个更新过程中,采样点随着状态方程传播并随着非线性测量方程变换,由此不但得到目标位置和速度的均值及较高的计算精度,而且避免了对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UKF方法比传统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并能有效地克服非线性严重时,方位跟踪问题中很容易出现的滤波发散问题。  相似文献   
162.
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提出雷达吸波材料在物体表面涂敷位置的优化设计方法。利用电磁波的干涉原理和材料的吸波性能,通过设计吸波材料在飞行器表面的涂敷位置,研究局部涂敷吸波材料所能获得的隐身效果。以某飞行器模型为例开展吸波材料隐身技术研究,实现了雷达散射截面减缩与材料增重之间的优化与折衷。  相似文献   
163.
The science payload on the Deep Impact mission includes a 1.05–4.8 μm infrared spectrometer with a spectral resolution ranging from R∼200–900. The Deep Impact IR spectrometer was designed to optimize, within engineering and cost constraints, observations of the dust, gas, and nucleus of 9P/Tempel 1. The wavelength range includes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features from ices, silicates, organics, and many gases that are known to be, or anticipated to be, present on comets. The expected data will provide measurements at previously unseen spatial resolution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our cratering experiment at the comet 9P/Tempel 1.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unique aspects of the Deep Impact IR spectrometer experiment, presents a range of expectations for spectral data of 9P/Tempel 1, and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science objectives at each phase of the mission.  相似文献   
164.
热防护系统高温纤维隔热毡传热及有效热导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重复使用运载器热防护系统纤维隔热毡内部导热和辐射的耦合换热问题进行了分析,应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纤维隔热毡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求解传热方程,计算了稳态的有效热导率.计算结果表明辐射和气体传导是纤维隔热毡内的主要传热方式,辐射作用随压力和试样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试样温度高的一侧辐射是主要的传热方式,而在温度低的一侧气体传导为主要的传热方式;试样的有效热导率随纤维的平均直径、压力和温差的增加而增加,随试样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本文的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为纤维隔热毡及热防护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5.
基于VXI总线和虚拟仪器技术,研制开发了用于外场的模拟式电子控制器检测软件,并对软件开发的过程和要求进行了分析,重点解决了程序设计中的需求分析和模块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66.
钱勇  周凤岐  周军 《飞行力学》2001,19(4):45-48,53
针对三轴稳定卫星进行了正常飞行模式下无陀螺姿态确定算法研究,采用磁强计、地球敏感器和太阳敏感器组合获得姿态数据,利用四元数法和高斯-马尔可夫过程建立了姿态确定估计器算法模型。通过数学仿真证明,此姿态确定算法能够对星体姿态进行较精确的估计或校正,满足卫星控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7.
基于响应面法的机翼气动/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响应面法进行了机翼气动/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流动控制方程为三维欧拉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求解,应力和结构变形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静气动弹性分析采用强耦合迭代方式,响应面模型采用二次多项式来构造。以跨音速M6机翼为初始机翼,进行了多目标、多约束情形下的气动/结构综合优化设计,优化后所得到的新机翼具有更佳的气动/结构综合性能,升阻比增加了9.25%,而重量减轻了4.84%;响应面模型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拟合误差均不超过1%;这说明本文所发展气动/结构综合优化设计方法是成功且有效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8.
应用声发射技术实时监测某型机防扭支架疲劳试验裂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声发射技术的发展,声发射技术在工程无损检测上的运用日益广泛。本文对声发射技术的应用现状、基本理论及在直升机某型机防扭支架疲劳试验裂纹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希望通过应用声发射技术,能及时捕捉疲劳裂纹形成和扩展的过程,给判定疲劳试验件是否破坏带来更准确、客观的依据,从而能为直升机动部件和结构件的准确定寿提供一种科学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9.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navigation accuracy of a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 composed of quartz gyroscopes, the existing real-time compensation methods for periodic errors in quartz gyroscope drift and the periodic error 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sampled original data and smoothed data are reviewed. On the base of the results, a new compensation method called using former period characteristics to compensate latter smoothness data (UFCL for short) method is proposed considering the INS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This new method uses the original data without smoothing to work out an error conversion formula at the INS initial alignment time and then compensate the smoothed data errors by way of the formula at the navigation time. 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method is able to cut down on computational time and raise the accuracy which makes it a better real-time compensation approach for periodic error terms of quartz 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 (MEMS) gyroscope's zero drift.  相似文献   
170.
锪窝孔边扇形角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海军  郭万林 《航空学报》2002,23(2):106-110
 根据航空等领域内锪窝铆接及锪窝锣接构件的典型结构特征,采用三维的十节点四面体等参有限单元模型,分别对无裂纹及孔边含裂纹锪窝孔 /直通孔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锪窝孔构件的危险部位及90°,120°锪窝孔边扇形角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给出了覆盖面广的计算曲线;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讨论了裂纹长度、孔径以及板厚等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和已有的文献比较表明,本文数值结果精确,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