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82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介绍一种在测点访问有限的情形下 ,针对模拟电路外接口的响应信息进行故障检测和隔离的方法。在构建连续的故障字典曲线的基础上 ,通过仿真实验 ,探讨并验证了利用多频测试来积累故障误差 ,构建误差曲线以检测和判别故障器件的实现思路。  相似文献   
102.
为了将基于部件三维仿真模型获取的部件工作特性耦合于发动机循环参数分析、提高整机性能预估的可信度,本文提出了改进完全耦合方法,结合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ore Driven Fan Stage,CDFS)三维仿真模型和变循环发动机(Variable Cycle Engine,VCE)零维仿真模型,使用迭代耦合和改进完全耦合方法建立了VCE多维度仿真模型,研究了修正因子计算方法及边界参数松弛处理方法对VCE多维度仿真模型的影响,对比了迭代耦合与改进完全耦合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完全耦合方法时,直接将基于部件高保真度仿真模型得到的压比和等熵效率应用于发动机循环参数分析,可避免非线性方程组线性化过程对部件高保真度仿真模型的重复调用,同时计算过程不依赖于部件通用特性图。采用优化方法计算修正因子或者对边界参数进行松弛处理均可以抑制改进完全耦合方法中迭代残差的震荡,加速收敛。改进完全耦合方法与迭代耦合方法计算结果无明显差异,且在使用优化方法计算修正因子时收敛速度基本一致。超声速巡航状态下,与VCE零维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多维度仿真模型中CDFS压比升高了2.73%,由此导致VCE推力降低了3.48%。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加权融合的多信源弹道数据实时野值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多信源弹道数据实时处理中斑点野值的检测问题.通过计算各信源数据的实时精度,给出了具有自适应加权系数的加权融合方法,实现了对目标状态参数较高精度的估计,从而实时、准确、高效地检测各信源数据野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多信源数据的斑点野值,解决因数据切换带来的台阶跳跃问题.  相似文献   
104.
提出了利用同船装载的惯性导航系统船摇数据检测雷达速率陀螺动态性能的新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利用惯导船摇数据检测雷达速率陀螺性能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及其检测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5.
饶彬  肖顺平  王雪松 《宇航学报》2011,32(8):1813-1818
基于微波暗室静态测量数据,结合弹道学理论,分析了战术弹道导弹(TBM)弹头在再入段的运动学特性和电磁散射特性。研究表明,典型战情下再入舱的RCS比弹头目标的RCS大10~30dB。当采用LFM波形时,会导致较为严重的旁瓣遮掩效应,即脉冲压缩后末修舱的旁瓣会遮掩邻近微弱弹头目标的主瓣,导致弹头漏检。从理论和仿真的角度分析了相关设计参数(例如带宽)以及伴随物相关参数(速度、相对距离、相对RCS等)对弹头目标CFAR检测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检测性能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6.
丁文武  欧吉坤 《宇航学报》2013,34(6):795-800
针对实时动态PPP中常常会遇到卫星信号中断或大部分卫星发生周跳而导致重新初始化的问题,可以将GNSS信号短时间中断看作是全部卫星发生周跳,通过研究Doppler观测值在快速重新初始化中的观测模型,进而提出联合伪距、相位、Doppler观测值及电离层延迟变化约束信息的数学模型,对于发生周跳的卫星,通过将周跳参数固定为整数以实现动态PPP快速重新初始化。根据实际算例,从多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引入Doppler观测值能够提高周跳修复的成功率,从而加快PPP快速重新初始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简称NN)在非线性系统的预测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考虑到卫星钟差包含了复杂的非线性因素,所以将一种新型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应用于钟差预报中。采用“滑动窗”方式构建样本数据以提高数据利用率,为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利用K重交叉验证法(K-fold Cross-Validation)对网络进行训练学习,并根据最小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确定最优平滑因子。利用国际GNSS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公布的精密GPS卫星钟差数据进行预报实验,并与传统二次多项式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RNN模型在24h的预报跨度内的误差可达ns级,并较多项式模型有更好的稳定性;对于线性钟差,GRNN模型要逊于多项式模型,而对于非线性钟差,GRNN模型则明显优于多项式模型,初步验证了GRNN用于钟差预报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8.
雷达极化检测器性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建立极化雷达杂波和目标回波模型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对比分析了最佳极化检测器(OPD)、极化白化滤波器(PWF)、最佳张成检测器(OSD)、极化匹配滤波器(PMF)、功率最大综合检测器(PMSD)和单通道检测器(SCD)的理想检测性能,同时,结合各极化检测器的检验统计量,分析了各自的实现难易度.分析结果表明,PWF、OSD和PMSD理想检测性能较好,且较易实现.考虑到工程应用中,PWF、OSD需要杂波协方差先验信息,基于杂波协方差及其关键参数估计,文章进一步对比分析了PWF、OSD和PMSD的自适应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当观测次数大于64时,PWF自适应检测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9.
文章基于航天器无源产品在二次电子倍增微放电过程中,多载波信号通过会在近载波产生互调产物这一机理,介绍了在多载波情况下,用检测近载波互调产物变化来检测微放电的新方法。依据无源互调的幂级数非线性分析方法,建立双载波线性模型加以分析,说明距离载波较近的三阶互调产物的功率变化比载波功率变化快,提供了这种检测方法的理论依据,最后用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方法。  相似文献   
110.
频偏条件下基于DMF伪码捕获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字匹配滤波器(DMF)的PN码捕获电路具有较快的捕获速度,但其输出主相关峰值对频偏较为敏感,在频偏条件下,通过推导PN码同步时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进而计算出平均捕获时间,并且作出了仿真和分析,为改善频偏条件下捕获性能提供了解决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