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航空   871篇
航天技术   143篇
综合类   108篇
航天   1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阐述了ART1神经网络在制造单元设计过程中形成零件族的基本方法,并在基于MATLAB的软件平台上,利用其神经网络工具箱对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仿真和应用。  相似文献   
42.
瓦状特征型面塞式喷管三维计算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了解瓦状塞式喷管的性能,采用NND差分格式求解三维N S方程和空气冷流对6单元瓦状特征型面塞式喷管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研究模型的内喷管面积比为4,总面积比为40,设计压强比为1047。计算得到了流场马赫数和塞锥表面压强分布、喷管推力系数效率,以及不同压强比下中心平面、过渡平面和边缘平面的塞锥表面压强变化规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效率数值最大相差1%。实验塞式喷管最大的推力系数效率为0 995,同钟型喷管相比,具有很好的高度补偿能力:从地面到高空,效率在0 93~0 995之间变化。和以前简化型面的4单元瓦状塞式喷管相比,实验和数值模拟均说明塞锥特征型面的优化设计提高了喷管性能,更充分体现了塞式喷管的高度补偿特性,可以成为未来工程应用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43.
夏子龙  王锁芳 《推进技术》2020,41(6):1276-1285
为分析进口流量对压气机引气系统无管式减涡器压力损失的影响及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管式减涡器开展研究,并与直喷嘴模型进行了对比。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无管式减涡器流阻特性"S"形曲线三分区模型,分析了无管式减涡器各截面间压力损失及其占比随无量纲质量流量变化规律。在计算流量范围内,与直喷嘴模型相比,无管式减涡器平均可降低压气机引气系统压力损失约45.9%。在第二拐点处,共转盘腔内压力损失降低了96.44%,此时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最佳,较直喷嘴模型压力损失降低了73.44%。  相似文献   
44.
应用于小发柔性转子的高速动平衡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某新型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的结构特点出发 ,简要说明了对该转子进行实际高速动平衡操作存在的困难及采取的对策。在试验过程中 ,创造性地应用影响系数法和自行设计加工的精密平衡卡箍 ,高质量地完成了细长柔性转子的高速动平衡试验。研究表明 :高速动平衡技术可大大减小细长柔性转子的动挠度和支承动反力 ,从而达到减小发动机振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W型发动机双轴摆动故障的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DPF-2型控制系统在W型发动机上的应用,分析了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双轴摆动现象,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采取措施解决了该发动机双轴摆动故障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该研究对进一步完善该型发动机的燃油控制系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6.
10°尖锥标模高超声速动导数的实验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中科院力学所JP-4B高超声速脉冲风洞中,用模型自由飞方法对1°尖锥开展动态实验测量,并用参数微分法辨识得到了该模型的俯仰阻尼导数。文中还介绍了在模型优化设计,模型工艺以及实验测量记录和数据判读技术方面的一些进展。实验结果表明;脉冲风洞中模型自由飞方法得到的10°尖锥标模高超声速动态气动特性测量值与国外可比数据一致,重复测量精度与弹道把试验相当。  相似文献   
47.
针对新机种对固体膜润滑剂的需求,研制了两种固体膜润滑剂-HR-7201和HR-7101.润滑剂采用国产原材料,具有摩擦系数低,耐高低温及耐介质等优良性能,使用温度HR-7201为-60~300℃,HR-7101为-60~200℃,短期可到250℃.已通过飞机典型零部件试验及长期试车考核,并在飞机上应用.  相似文献   
48.
A new mechanistic cutting force model for flat end milling using the instantaneous cutting force coefficients is proposed. An in-depth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otal cutting forces can be separated into two terms: a nominal component independent of the runout and a perturbation component induced by the runout. The instantaneous value of the nominal component is used to calibrate the cutting force coefficients. With the help of the perturbation component and the cutting force coefficients obtained above, the cutter runout is identified. Based o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validity of the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The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lies in that the calibration performed with data of one cutting test under a specific regime can be applied for a great range of cutt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49.
It is vital to choose a factual and reasonable micro-structural model of braided composites for improving the calculating precision of thermal property of 3-D braided composites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On the basis of new microstructure model of braided composites proposed recently, the model of FEM calculation for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3-dimennsional and 4-direct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is set up in this paper. The curves of coefficient of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versus fiber volume ratio and interior braiding angle are obtained. Furthermore,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FEM with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the reasonability and veracity of calculation are confirmed at the same time.  相似文献   
50.
 <正> 用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时,使用的释放系数将对构件的残余应力测量精变产生影响。计算释放系数的理论方法有多种。其中普遍应用的公式,是由弹性力学通孔公式推导的应变片中心点处计算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