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83篇
航空   602篇
航天技术   51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空间站燃烧实验系统,可满足未来空间微重力燃烧实验系统需求.通过空间站微重力燃烧实验研究,可拓展空间燃烧学研究.根据所要实现的功能及燃烧实验需求,对中国空间站燃烧柜的燃烧科学实验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分析.燃烧科学实验系统由8个子系统组成,是一个适合开展气、液、固多种燃料燃烧实验的综合性实验系统.考虑到强度设计要求,在完成方案设计后,对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在研制的结构件上进行了力学环境实验.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实验系统能够满足环模实验的要求,结构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究硼笼化合物对液固凝胶型高能燃料的点火及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密度碳氢燃料MCRI-1、辅助分散剂胶凝剂和纳米铝粉为原料,制备了系列含铝液固凝胶型高能燃料(简称含铝高能燃料),并考察了含铝高能燃料的组成对其分散稳定性(即凝胶成型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三种硼笼化合物对含铝高能燃料的密度、热值、点火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胶凝剂含量或固液质量比(Al/MCRI-1)均可提高含铝高能燃料的分散稳定性。含铝高能燃料的密度和体积热值随着硼笼化合物的添加略有降低,但其质量热值在添加硼笼T和硼笼A后分别增加了11.6%和12.4%。硼笼化合物可将含铝高能燃料的燃温峰值提高21.1%~52.9%,点火延迟缩短44.5%~65.2%。硼笼化合物明显改善了含铝高能燃料的点火及燃烧性能。整体上,硼笼A添加效果最佳,且热解及燃烧可产生较多的气体,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含铝高能燃料的膨胀做工能力。  相似文献   
93.
基于厂方对供热系统的要求,根据供热建筑物、机房和可利用设施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台换热器,通过阀门的切换,实现了供暖和供热水的分段运行。将蒸汽发生器的进水与系统补水有机地整合为一个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机房面积过小的实际困难。利用自来水的压力和热水箱与浴室的高差解决了热水供应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4.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ISR) is the most powerful ground-based measurement facility to study the ionosphere. The plasma lines are not routinely detected by the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due to the low intensity, which falls below the measured spectral noise level of the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The plasma lines are occasionally enhanced by suprathermal electrons through the Landau damping process and detectable to the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In this study, by using the European Incoherent Scatter Association (EISCAT) UHF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the experiment observation presents that the enhanced plasma lines were observed. These plasma lines were considered as manifest of the suprathermal electrons generated by the high-frequency heating wave during the ionospheric modification. The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 is also obtained from the enhanced plasma lines. This study can be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obtaining the accurate electron density during ionospheric modification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95.
液体发动机燃烧室流场模拟的并行SIMPLE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串行和并行SIMPLE算法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复杂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控制方程组用欧拉坐标系下的N-S方程组描述。在并行虚拟机环境下研究了交错网格系统中参数的传输和接受模式,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并行计算的效率较高, 是解决此类复杂流动大规模数值模拟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6.
用RTR技术确定SRM燃烧室凝相粒子加入边界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手段, 目前的SRM 颗粒轨道模型很不完善, 其中粒子的加入边界条件完全是建立在人为假设的基础上。针对这种情况, 发展了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确定凝相粒子加入边界条件的方法, 首先利用RTR技术对实验发动机热试车条件下凝相粒子的运动进行实验研究, 通过图象处理技术获得粒子的运动轨迹, 然后采用轨道模型法计算实验条件下凝相粒子的运动轨迹, 通过轨迹反推法给出了粒子加入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97.
改性双基推进剂老化燃烧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X射线实时荧屏分析系统对人工加速老化的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燃烧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加速老化对双基推进剂的燃速影响不大,但对推进剂的装药结构性能有较大影响。试验发现在70°C的老化温度下24天后,推进剂的结构破坏导致异常燃烧现象明显,辅助试验表明,60°C90天可以认为是该种推进剂的安全界限  相似文献   
98.
改性双基推进剂催化特征燃烧现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宁飞  汪亮 《推进技术》1999,20(6):87-91
采用П形微热偶、铜台熄火、扫描电镜、单幅火焰照相等技术, 研究了改性双基推进剂催化燃烧特征,用以催化剂为中心的气泡理论,解释了催化剂产生超速燃烧的机理。发现催化燃烧推进剂燃烧表面不均匀,高压下泡沫区比低压下细密而长,泡沫区的物质为未燃烧推进剂;更高压力下泡沫区的消失导致平台燃烧区的出现等现象。还提出了均质推进剂固相多反应机理, 并指出压力不同固相反应机理基本相同, 但固相放热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9.
GAP/AN推进剂燃烧波温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先进的双钨铼微热电偶技术, 研究了GAP/AN 推进剂的燃烧波温度分布。GAP/AN推进剂的燃烧波可以分为凝聚相反应区、暗区、气相反应区。硝酸酯BG及高氯酸铵对GAP/AN 推进剂的燃烧波结构有显著的影响,硝酸酯BG导致推进剂的燃速降低,压强指数升高;高氯酸铵的影响恰好相反。凝聚相反应的温度梯度及暗区厚度是影响推进剂燃速及压强指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From magnetic fields and coronal heating observed in flares, active regions, quiet regions, and coronal holes, we propose that exploding sheared core magnetic fields are the drivers of most of the dynamics and heating of the solar atmosphere, ranging from the largest and most powerful coronal mass ejections and flares, to the vigorous microflaring and coronal heating in active regions, to a multitude of fine-scale explosive events in the magnetic network, driving microflares, spicules, global coronal heating, and, consequently, the solar win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