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265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研究了LF6铝合金超塑性变形中的显微组织变化及断口形貌特征。试验结果证明空洞主要在三角界处形核。变形量增加,空洞不断长大,同时有新的空洞产生。晶界滑动是引起空洞长大的主要原因。合金有高的应变速率敏感性,能抑制空洞沿横向晶界的扩展和连接。仅在变形后期,空洞才因试样薄弱处局部应力的增加沿横向晶界大范围扩展连接,并导致合金断裂。变形过程中晶粒的长大和伸长会促使空洞的形核。文中给出了合金超塑性变形断裂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52.
高位垂直进气转静系盘腔内流场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位垂直进气的转静系旋转盘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转静系旋转盘腔流场,转盘和静盘两个表面附近形成各自独立的边界层。r/b>0.4时,旋流系数β值随径向位置的增大呈减小趋势。r/b<0.4时,核心区同一径向位置处β值可视为常数,β值随径向位置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3.
使用GAO-YONG湍流方程组 对顶盖驱动方腔流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SIMPLER方法、QUICK格式及交错网格技术求解GAO-YONG湍流方程组,对二维顶盖驱动方腔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方腔内的涡量分布和方腔中心水平剖线上的速度变化曲线,并与DNS(Directly Numerical Simulation)结果进行定性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GAO-YONG湍流方程组中与湍流多尺度现象相对应的机械能方程对此湍流方程组能够合理地模拟出顶盖驱动方腔流中复杂的湍流粘性分布以及湍流能量逆转现象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进一步证明了GAO-YONG湍流方程组能够得到复杂流动的真实粘性场.  相似文献   
154.
采用真空蒸发镀膜的方法,在光纤端面镀以由ZrO2/SiO2膜系构成的高反射膜,将光纤端面的反射率由原来的4%提高为80%,改善了光纤F-P腔反射光谱的精细度,可提高光纤F-P传感器在进行波分复用时的复用数量。  相似文献   
155.
描述了一种光纤F-P传感器的多路复用解调技术,该技术采用一个4通道的粗波分复用器(CWDM)和一个40通道的密集型波分复用器(DWDM)构成多路复用系统,利用探测器对系统输出光能量进行检测,通过插值法对采集信号进行拟合计算,解调出反射光谱的波长值,实现了4支具有相同参数的F-P腔传感器的同时解调。  相似文献   
156.
我们先前的一项研究工作表明,目前本实验室使用的开槽管微波腔的模式类似为TE111腔模式。对铷原子频标而言,这并不是最佳模式。最近我们对开槽管微波腔结构做了改进,并利用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仿真及实验证明,改进后的模式类似为TE011腔模式。这为我们设计出性能更高的铷原子频标物理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7.
高超声速前缘空腔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前缘空腔高超声速被动流动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轴对称钝锥外形,采用高分辨率的CFD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参数的前缘空腔外形进行了对比研究,阐述了高超声速前缘空腔降低前缘壁面热流的机理,总结了不同空腔参数对空腔外形气动力、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空腔参数可以使空腔外形的前缘壁面热流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并且不影响外形的升阻比等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   
158.
来流边界层厚度对开式空腔气动声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不同来流边界层厚度与空腔深度比(δ/D)对长深比(L/D)为8的开式空腔内不同测点的声压级分布和声压频谱特性的影响。试验马赫数是0.6和1.5,相应的Re为1.23×107和2.26×107(基于每米)。结果表明,δ/D减小,导致开式空腔内不同测点声压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导致空腔上方剪切层与腔内流动或腔后壁相互作用能量增加,引起腔内同一测点不同离散频率对应的声压级增大。可见,δ/D减小,腔内流动自激振荡更易引起空腔自身结构和腔内储藏物结构振动和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159.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二维颗粒阻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自由端带空腔的L型悬臂梁建立了二维颗粒阻尼物理模型,发展并利用离散单元法(DEM)对二维颗粒阻尼进行了数值仿真,重点考查了二维空腔尺寸对颗粒阻尼的影响规律:①高度非线性的颗粒阻尼能够显著地抑制结构振动,阻尼值至少比金属材料阻尼大一个数量级;②当无量纲加速度Γ<1时,颗粒阻尼很小;当Γ>1时,随Γ增加,颗粒阻尼先增大...  相似文献   
160.
声激励抑制空腔流激振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声激励对高速外流下矩形空腔振荡流动的抑制效应。实验发现了空腔流激振荡的主导模态随来流速度的敏感变化现象。通过在空腔前缘加纯音声激励,在M≤0.6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抑制振荡效果。测量了腔口自由剪切层的平均速度型及速度脉动频谱,证实了前缘声激励对自由剪切层内不稳定波的激发作用,探讨了空腔振荡机理及声激励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