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77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variometric approach has emerged as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well-developed position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relative positioning and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capability of the variometric approach to retrieve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at centimeter-level precision, in a real-time manner using only readily available broadcast ephemeris.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first results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ariometric approach by using a variety of precise satellite orbit and clock products. Totally six kinds of products are included in our evaluation, namely the broadcast, IGS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ultra-rapid (predicted), ultra-rapid (observed), rapid, final (30-s clock) and CODE (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 final (5-s clock) products. Static and dynamic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using 1-Hz GPS data covering a relatively large area in China during the 2008 Wenchuan MW 7.9 earthquake. After removing the linear trend, the displacements using broadcast, ultra-rapid (predicted), ultra-rapid (observed) and rapid products reach nearly equivalent precisions at centimeter level. By using final and CODE final products, the precision of displacements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rom 1.9–2.0 cm to 0.4–0.7 cm horizontally, and from 6.0–6.2 cm to 1.0–1.7 cm vertically for the dynamic experiments. The displacements using the CODE final products achieve the best precision, improved by more than 40% compared to those using the IGS final products.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IGS high-rate real-time precise products, this approach is promising to capture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more precisely in real time, which is crucial for earthquake and tsunami early warning.  相似文献   
42.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无人船组网数据链的SC-FDE突发通信时隙的帧结构,通过计算前导序列和独特字(UW)序列的自相关函数,调整差分相关长度,提出一种适用于多模式帧结构的载波同步方法。最后,通过仿真评估了所提出算法在不同条件下的有效频偏估计范围、频偏估计精度等性能,为算法工程实现的主要设计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为获取在航空运输中系留索弹性变形对货物偏移量的影响效果,构建了货物系留固定的受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计算分析了不同系留索弹性变形的条件下对货物最大偏移量的影响,实现了不同系留索的弹性变形对货物最大偏移量影响效果的可视化。该计算模型为货物系留索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保证了航空货物运输的安全。  相似文献   
44.
文章结合高速时序工作的特点,从实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利用软件调整时序的新方法。在可编程逻辑器件中,利用数字时钟管理器(DCM),通过模块化和增量式设计思想达到对高速时序信号的精确调节。最终实现了一个20MHz速率的时序控制,调节精度达到100ps。  相似文献   
45.
目前,不同机构提供的GNSS实时服务产品性能存在差异。为了全面揭示实时服务产品的性能,为系统服务和用户应用提供参考,统计了各实时服务产品的历元完整率及卫星数量,基于实时轨道和钟差恢复方法,比较分析了产品精度,并评估了产品定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实时服务产品的历元完整率较高,基本可保持在95%以上,所提供系统的卫星数量保持稳定且充足。对于GPS,各机构卫星实时轨道平均精度基本一致,约为3cm,实时钟差精度略有差别。对于其他GNSS,不同机构产品精度存在差别。利用实时服务产品进行GP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平面精度优于10cm,高程精度优于20cm。相对于GPS单系统,多系统联合定位精度基本一致,但收敛速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6.
论述了对刀在数控加工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数控机床的几种对刀方法。  相似文献   
47.
潘玖安 《上海航天》1997,14(3):8-11
着重介绍用于具有距离截止特性的纳秒脉冲多普勒中的视频对消原理,给出了对消原理框图、波形图。最后给出了该对消电路的简化测试方法及  相似文献   
48.
刘志平  郭广礼 《宇航学报》2012,33(11):1623-1629
研究发现精密GPS卫星钟差时序满足三阶平稳假设,由此提出了计算卫星钟差分形维的多阶分形变差法,进而提出了基于分形维确定垂直比例因子的精密卫星钟差分形插值算法。将新方法应用于2010年8个节气日的32颗GPS在轨卫星钟差分形维计算,并选取Block IIA、IIR和IIR\|M各2颗卫星进行钟差插值精度比较。结果表明,分形维可作为定量描述卫星钟差动力学特征的不变量指标;分形插值算法优于三次样条和切比雪夫算法,可以满足快速与高采样率精密卫星钟差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9.
航天器在轨微振动测量单元设计及地面标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航天器在轨微振动环境测量,文章分析了微振动的来源及其对空间科学实验和对地成像载荷的影响,设计了典型微振动测量单元,提出了微振动测量单元标度因数和偏值的地面标定方法,利用精测设备进行了地面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微振动测量单元各轴测量误差小于5×10~(-3)g0,验证了微振动测量单元的设计和地面标定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0.
采用异步FIFO是解决多比特数据跨时钟域传递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异步FFIO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通过扩展FIFO位宽,实现伴随门控信息与数据同时转换的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新方法具有更好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