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7篇
  免费   707篇
  国内免费   411篇
航空   6897篇
航天技术   1253篇
综合类   669篇
航天   315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919篇
  2011年   843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700篇
  2007年   633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442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51.
《关于北斗应用于国际海事领域的议题》的提案是我院标准所承担的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重大专项课题《卫星导航国际标准研究——北斗国际航海标准化工作研究》的隶属课题,由标准所北斗专项课题组负责起草,是中国第一次向国际海事组织(IMO)提交关于北斗的参会文件,目的是推动北斗在IMO的立项,为后续北斗加入IMO标准框架技术层面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此提案已获中国第二  相似文献   
952.
飞机电源系统BIT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飞机电源系统内自检测技术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中介绍了BIT技术及其四个方面,即;检测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故障识别和诊断技术,故障处理技术。阐述了飞机电源已经历了四代发展及其已实现了数字化,标准化的现状,指出飞机电源BIT技术的核心是故障诊断技术,并对我国今后飞机电源BIT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3.
易轩 《太空探索》2007,(7):46-49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即景生情,抒发了对宇宙的深沉疑问和对人事的深刻感悟,引起无数后人的共鸣。数千年来,人类就这样仰望夜空,目注满天星斗,默默地寻求着答案。1609年,伽利略制作出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开创了天文观测的新纪元。近百年来,科学与技术都取得了飞速发展,上世纪后半叶,人们赫然发现宇宙其实是如此慷慨:它在从射电、红外、光学、紫外。  相似文献   
954.
955.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EDA技术的芯片设计正在成为电子系统设计的主流,逐步替代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大规模可编程器件CPLD/FPGA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可编程专用集成电路,本文将介绍其在航空逆变电源控制电路上的应用,说明了它具有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等优点,这项新的EDA技术对促进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6.
实言  何柳 《太空探索》2004,(7):14-15
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迈过了陆地、海洋、天空之后,已进入了第四环境,即外层空间。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发射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这人类登天三部曲已清晰地展露在世人面前。然而.仔细审视这三部曲.哪一步都离不开一个基础——进入空间的航天运载器。航天运载器在本质上属于广义的交通运输工具,就像在天路上迅驰的汽车.它的  相似文献   
957.
针对Linux系统在实时应用中的技术障碍,首先分析嵌入式内核实时性不足的主要原因.然后分析和研究了多任务,双内核和任务分割三种改善嵌入式实时性能的不同方法,并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嵌入式实时内核性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958.
一种非介入式高超声速边界层不稳定波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地面风洞实验是开展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可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三维空间测量的实验技术仍极为缺乏,且已有测量技术的动态响应频率普遍较低。基于光的折射和干涉原理,搭建了一套非介入式聚焦激光差分干涉仪测量系统(Focused Laser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FLDI),可有效获取三维流场空间点的密度变化。在马赫数为8的常规高超声速风洞中,使用FLDI开展了来流雷诺数107/m、7°半锥角尖锥标模边界层的不稳定波测量实验。结果显示FLDI成功捕获到频率在327 kHz的第二模态不稳定波及其谐波(645 kHz)。通过与PCB测试结果进行对比,FLDI的高信噪比、高解析频率(本文实验有效解析频率1.5 MHz)、高空间分辨率(沿流向小于1 mm)等优点得以体现。鉴于FLDI的高时空分辨率等优良特性,其可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不稳定波行为以及感受性等问题的研究,为深入认识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机制以及感受性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59.
本文介绍了溶剂型可剥性胶层所用材料的选择过程;对封存工业参数的选择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对封存效果进行了严格的鉴定并做了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960.
通过对氢氧发动机的流程进行研究分析,从工艺合理性和并行作业等方面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将串行装配流程改进为并行装配流程,固定各作业子单元的人数需求,合理调配人员使用,缩短装配周期,提高发动机装配效率,使氢氧发动机装配从研制单件生产模式向批生产模式转化,显著提高了发动机装配的交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