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122篇
航天技术   73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航天器的自主导航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总结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的发展史,在此基础上分折了目前几种候选的自主导航系统,对比了它们的性能和优缺点。然后介绍了自主导航技术及系统组成规律。着重介绍了载人飞船自主导航系统的组成,自主导航的算法。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飞船自主导航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6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姿态敏感器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自主导航方法,作为解决未来高轨道卫星自主运行的先决条件。在整个系统中,以包含摄动项的HILL 方程作为状态方程,根据由姿态敏感器给出的卫星本体相对于地球和另外两个空间天体的方位,推导出测量方程,进而用简化的推广 Kalman 滤波算法进行状态估计。仿真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精度较高,是一种可行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自主导航方法。  相似文献   
63.
一种用星敏感器自主定位方法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星敏感器和地平仪测量星光与地平之间的“星光仰角”作为观测量 ,提出用推广卡尔曼滤波方法来实时估计航天器的最佳位置的自主定位方法 ,通过仿真实验 ,分析比较了“星敏感器精度”、“采样周期”、“恒星导航星的个数”以及“星敏感器安装方位角”等诸因素对航天器定位精度的影响 ,同时总结其变化规律 ,可用于提高航天器自主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4.
自主交会对接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吴宏鑫  胡海霞  解永春  王颖 《宇航学报》2003,24(2):132-137,143
自主交会对接是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上自主交会对接的研究概况,然后研究了假设目标航天器为刚体,运动在圆轨道或近圆轨道上,追踪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自主交会对接的若干问题,即信息自主获取的测量技术,智能自主的控制技术和保证飞行状态及避免碰撞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实现自主交会对接,智能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65.
基于Windows CE的自主导航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导航技术的发展 ,自主导航系统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介绍了一种基于新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Windows CE的自主导航系统。它具有功能全面、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66.
军事计量设备国产化率低的现状,制约了军事计量设备自主可控工作的开展。为此,针对军事计量设备国产化自主可控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了通过建立军事计量设备自主可控需求对接机制、健全系统规范的技术标准,构建联合攻关科研模式等路径,提出了推进军事计量设备自主可控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67.
针对传统静态自由网平差进行自主定轨存在的秩亏问题,提出一种卫星动力学短弧段定轨和自由网伪逆平差理论相结合的自主定轨算法。该算法以导航星座星间链路(ISL)双向测距为基础,利用伪逆平差法,解决整网位置解算起算数据不足带来的秩亏问题;同时,利用轨道动力学建立不同历元之间状态转移关系,解决单历元平差无法对速度分量进行有效估计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自主运行90天,平均用户测距精度(URE)小于1 m(2σ),优于导航星座自主运行指标要求,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
针对微小型飞行器在巡检、探测和地图构建等应用中关键的自主导航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辅助的激光雷达Robust-SLAM方法用于微小型飞行器自主导航。相对于传统的激光雷达SLAM方法,该方法在SLAM框架中引入了感知环境突变检测方法,并且加强了惯性与SLAM的组合程度,有效地解决了高程方向感知环境发生突变时激光雷达SLAM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室内车库实际飞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微小型飞行器在三维空间中实时可靠的自主导航,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This paper presents a Fuzzy Preference Function-based Robust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FPF-RMDO) methodology. This method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multidisciplinary systems, which can be used to designer experiences during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process by fuzzy preference functions. In this study, two optimizations are done for Predator MQ-1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A) deterministic optimization and (B) robust optimization. In both problems, minimization of takeoff weight and drag is considered as objective functions, which have been optimized using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NSGA). In the robust design optimization, cruise altitude and velocity are considered as uncertainties that are modeled by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CS) method. Aerodynamics, stability and control, mass properties, performance, and center of gravity are used for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is. Robust design optimization results show 46% and 42% robustness improvement for takeoff weight and cruise drag relative to optimal design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70.
均等通信时滞下多UAV协同编队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无人机(UAV)系统编队控制中,时滞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研究时滞对多UAV编队形成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重点研究均等通信时滞下多UAV协同编队控制问题,并获得系统的稳定性条件。首先,设计具有均等通信时滞的协同编队控制律,得到多UAV编队系统的闭环时滞状态方程;在恒定均等时滞下,考虑到系统模型不确定性,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理论得到系统的时滞依赖稳定性条件;最后,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多UAV编队系统是稳定的,期望的编队队形能够形成并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