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56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激光烧结铸造型壳强度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技术可以烧结覆膜陶瓷材料,形成然造用型腔壳体并直接应用于铸造,制作金属零件,由于在快速原型制造领域所使用的激光器功率普遍较低,因此,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材料的直接烧结,目前所能实现的是覆膜陶瓷的间接烧结,即利用激光融凝陶瓷表面涂覆的有机物薄膜,使陶资粉末粘结成一个原型壳体。由此形成的壳体原强度较低,不能直接用于铸造。因此,二次烧结作为一种后处理工艺用于提高壳体强度,与烧结工艺参数对原型壳体强度的影响同等重要。通过试验分析,在烧结工艺参数中,扫描间隔和扫描速度是影响原型壳体强度的主要因素,其直接影响烧结原型第一强度的变化。二次烧结后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壳体的二次强度,满足铸造对壳体的强度要求,最后以整体叶轮的快速制造为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62.
The structures of the Mn-Zn ferrites synthesized under different sintering conditions by the sol-gel method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ith focus on two factors: the pre-sintering treatment and the calcining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ntering condition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tructures and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Mn-Zn ferrites. Compared with the products without pre-sintering, those pre-sintered at 500 ℃ have a single phase and no diffraction peaks of Fe2O3 that could be found. The effects of the pre-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structures of the ferrites were also studied. As a result, 500 ℃ proves to be the favorite in the pre-sintering treatment. The XRD patterns of the ferrites calcined at 1 200 ℃ for 6 h will present diffraction peaks of pure crystallization of spinel phase while those for 2 h or 4 h will show peaks of Fe2O3. The SEM also bears witness to well-grown grains of pure Mn-Zn ferrites if calcined for 6 hours.  相似文献   
63.
采用微波烧结法制备了MoSi2和10vol%SiC/MoSi2纳米复合陶瓷。通过SiC预加热体的混合式加热法和合理的保温结构设计,实现了MoSi2低温阶段的快速升温,提高了温度均匀性。密度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 450℃保温60 min烧结工艺下,MoSi2试样的相对密度达到93.4%,断裂韧度4.5 MPa.m1/2,维氏硬度为10.53 GPa,弯曲强度为186 MPa。10vol%SiC/MoSi2试样尽管相对密度下降为90.3%,但各项力学性能均优于MoSi2试样。相比1 650℃热压烧结,微波烧结温度降低了200℃,MoSi2和SiC/MoSi2试样致密性有所下降,但力学性能有较大提高,尤其是MoSi2试样。断口扫描分析表明,微波烧结试样相对热压烧结试样基体晶粒更细,孔隙细小且分布均匀;SiC/MoSi2试样微波烧结的晶粒细化效果不如MoSi2明显。  相似文献   
64.
本文研究了机械合金化+热压(HP)烧结制备的钨钒(W-V)合金在热冲击作用下的表面损伤行为。以合金中钒的质量分数作为变量,探究钒质量分数的变化(1%~10%)对钨钒合金抗热冲击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纳米压痕仪等多种测试方式,分析表征了HP烧结钨钒合金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其经过热冲击测试后的表面开裂及熔化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在1 800℃、20 MPa的压力条件下保温2 h可以制备出致密度高、合金化程度高的钨钒合金,且随着钒质量分数的增加,合金样品的致密度有所提高;合金样品中钨基体硬度大于富钒相,在高能电子束模拟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边界局域模(ELMs)热冲击作用下,钨基体对裂纹扩展的阻碍作用明显强于富钒相;随着钒质量分数的升高,合金的开裂阈值和熔化阈值均降低,本文对相关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5.
热压烧结法制备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有机硅先驱体聚碳硅烷为粘结剂,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得了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并对其三点弯曲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可方便的制得强度较高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单向板;其三点弯曲强度与试样的高跨比有很大关系,高跨比越大,弯曲强度越小;当高跨比为0.073时,材料弯曲强度为475.1MPa,断裂功为4.47kJ/m^2;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普通陶瓷不同,表现塑性变形的非线性弹性特征  相似文献   
66.
以TiN,Ti和Al粉末为原料,按1∶1∶1.03的配比,经机械球磨混合后,采用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Ti_2AlN块体陶瓷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析烧结产物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在烧结温度为1300℃、保温2.5 h下,可获得物相比较单一的Ti_2AlN陶瓷材料,所得Ti_2AlN为六方晶系层片状结构,组织呈现出各向异性,晶体中存在孪晶;烧结产物中残存少量的纳米级TiN颗粒。  相似文献   
67.
Porous alumina of regular spherical particles was fabricated with the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and then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through conventional hot pressing (HP). The effects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heating process on porosity were also investigated. Microstructural studies suggest that porous ingots including regular pores be made out of regular spherical alumina particles due to the close sphere packag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relative necks of the specimens produced by SPS and HP indicates an enhancement of neck growth with SPS. Contrasting the theoretical values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ver the relative necks indicates that a prop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ve necks and the porosity can be established by a sintering model.  相似文献   
68.
针对传统工艺在处理镀铬层发灰、发黄时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化学和电化学的方法使钝化了的镍层处于活性状态,再进行第二次镀铬的工艺。解决了一般传统工艺需要全部退掉镍-镍-铬镀层或机械抛光镍层后再进行第二次镀铬的问题,该工艺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可用于精密零件的返工。  相似文献   
69.
崔云先  高富来  朱熙  苏新明  殷俊伟 《航空学报》2020,41(12):424097-424097
飞行器以高超声速飞行时瞬间温升可达1 600℃以上,为了保证飞行器的可靠和运行安全,准确实时测量热防护系统表面温度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高温环境实时测温的技术难题,结合磁控溅射技术和陶瓷烧结技术,提出了一种引线和传感器基底一体化的微小型高温薄膜温度传感器结构。采用高温检定炉对传感器陶瓷基底的高温绝缘性进行了测试,并使用多种微观形貌表征方法对传感器主要结构材料进行筛选,得到薄膜温度传感器制备所需的最佳材料组合。进行了薄膜温度传感器静态标定和综合性能高温考核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传感器灵敏度、重复性的变化与标准热电偶基本保持一致,在实际环境温度低于1 500℃时,传感器测量误差不超过4‰,可在1 200℃高温环境中连续准确测温6 h以上,且测温上限高达1 800℃,验证了该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中进行测温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航天器表面温度测量和热防护系统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对刹车材料扇形片包边工艺中最重要的收口工艺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用整形器的烧结工艺,生产效率成培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