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307篇
航空   1211篇
航天技术   179篇
综合类   156篇
航天   2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新型自适应模糊神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无刷直流电动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控制方法.这是一种建立在开关控制、模糊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相结合基础上的控制方法,并用神经网络实现了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机构.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控制器是PI控制器;转速控制器是由1个开关控制器和1个包括自适应机构在内的模糊控制器相结合组成的,且用1个3层前向神经网络离线学习实现了模糊控制器,学习算法采用的是改进的BP算法.用1个单神经元通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动态学习实现了自适应机构,学习算法选用了有监督的Hebb学习算法.由电机所处的运行阶段决定哪一个控制器工作.此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说明,它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82.
采用Patran/Nastran有限元软件对复合材料薄壁加筋抛物面天线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重点分析了反射面铺层方式、加筋结构形式以及加强筋铺层对抛物面天线基频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0/45/-45/90]s铺层形式的反射面基频最高;增加径向和环向筋可大幅提高天线基频,其中加筋结构采用[0/30/90/-30]s铺层可进一步提高天线基频。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了基频最佳的复合材料抛物面天线结构,为制备薄壁加筋抛物面天线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3.
基于一种新的渐近均匀化(AH)实施方法,预测并讨论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的宏观等效弹性性能及纤维排列方式对等效力学性能的影响。该方法方便地将有限元分析(FEA)软件作为一个工具箱使用,只需在单胞上施加简单位移周期边界条件开展静力学分析,即可经过简单计算得到等效弹性常数,相比传统均匀化实施方法显著降低了实施难度并简化了计算过程。通过对比不同数值方法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数值结果表明:六边形排列下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呈现横观各向同性,而正方形排列下则呈现宏观正交各向异性,经过刚度平均化过程可得到横观各向异性材料性质,纤维体积含量对两种排列方式下材料等效弹性模量影响显著但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84.
采用超声回波法对大曲率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零件进行超声A 扫描,并对缺陷进行定位。结合缺陷区域和非缺陷区域的细观形貌金相图、宏观表面状态以及厚度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缺陷形态与其回波波形特征的对应关系,以及缺陷可能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缺陷在细观尺度上呈现多处分层、气孔和孔隙密集缺陷,在宏观尺度上表现为零件表面贫胶与厚度增厚。缺陷的性质与超声A扫描的检测结果相吻合,缺陷的位置集中在零件大曲率部位,其形成原因与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10):2589-2601
In this paper, a surrogate-based modeling methodology is developed and presented to predict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ree dimensional (3D) four-direct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Using this approach, the prediction process becomes feasible with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training points. The surrogate models constructed using Finite Element (FE) method and Diffuse Approximation,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time and cost for preparing experimental samples. In the FE model, multiscale method is applied to couple the computations of elastic properties at microscale and mesoscale. Subsequently, a parametric study i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 three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elastic properties. Satisfactory results are obtained via the surrogate-based modeling predictions, which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Moreover, the predictions obtained from surrogate models concur well with the FE predictions. This study orients a new direction for predict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based on surrogate model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ample preparation cost and computational efforts.  相似文献   
86.
外翼上壁板根部连接形式对飞机承载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飞机结构设计中,外翼上壁板根部连接处结构形式对飞机的传力、变形、承载能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3种不同形式的上壁板根部连接方案进行压缩试验,研究各方案的承载能力、破坏方式.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连接部位的主要螺钉所分配的载荷,研究了长桁根部斜角对结构屈服载荷的影响,得到了最优的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87.
In situ formed TiB2 particle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TiB2/Al MMCs) have some extraordinary properties which make them be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high performance aero-engine blade.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iB2 particles, the machinability is still a problem which restricts the application of TiB2/Al MMCs. In order to meet the industrial requirements, the influence of TiB2 particles on the machinability of TiB2/Al MMCs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Moreover, the optimal machining conditions for this kind of MMC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major conclusions are: (1) the machining force of TiB2/Al MMCs is bigger than that of non-reinforced alloy and mainly controlled by feed rate; (2) the residual stress of TiB2/Al MMCs is compressive while that of non-reinforced alloy is nearly neutral; (3)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iB2/Al MMCs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non-reinforced alloy under the same cutting speed, but reverse result was observed when the feed rate increased; (4)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for surface roughness and material removal rate (MRR) was established, and a set of optimal parameter combinations of the machining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a great difference from SiC particle reinforced MMCs and provide a useful guide for a better control of machining process of this material.  相似文献   
88.
从细观力学角度分析并建立了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从制备温度冷却到室温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与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的关系模型。该模型表明,减少复合材料的残余热应力或提高复合材料的纤维与基体的模量比,均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通过单调拉伸实验测试了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制备的2D SiC/SiC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并采用文中建立的比例极限应力与残余热应力关系模型,计算出复合材料SiC基体的残余热应力为-19.5 MPa。分析表明,该结果是合理的。此外,引用了公开文献报道的5种复合材料体系数据,用于验证文中所建立的比例极限应力与残余热应力关系模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误差为18.6%,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可为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9.
针对大型上单翼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机翼大挠度变形检测难题,提出了大倾角相机视场下机翼的非接触三维全场变形测量方案。根据上单翼飞机结构特点,将预先标定内参数和相机外参数的共轭相机组安装于飞机垂直尾翼上,采集飞行中的机翼变形图像。首先,提出了大倾角弱相关散斑匹配方法,解决了相机在大倾斜角度状态下采集到的机翼变形弱相关图像相关性差,难以相关匹配的问题。其次,由于测量相机安装于垂直尾翼,飞行测量过程中相机会受到气流扰动产生振动,本文提出了一种相机动态校正方法,通过在机背布置预拉伸刚性不动编码标志点,实时解算基准相机的绝对外参数,进而确定共轭相机的绝对外参数,实现所有测量相机外参数的动态校正。最后,开发了机翼变形全场测量软硬件系统,搭建了缩小比例机翼模型试验台并进行了仿真测量,对系统测量精度进行了比对分析。测量结果验证了本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对实机测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采用湿法混炼工艺制备天然橡胶/白炭黑(W(NR/SiO_2))复合材料,并采用液体天然橡胶(LNR)为增容剂,探讨了LNR对复合材料硫化特性、橡胶加工性能、白炭黑分散性、静态力学性能及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NR具有较好的增容效果;使用LNR增容后,胶料的正硫化时间缩短,在白炭黑为70 phr时T_(90)缩短4.16 min,加工性能改善;白炭黑在NR中的分散性提高;胶料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在白炭黑为60 phr时最明显,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提高25.73%和66.59%;LNR增容后胶料的抗湿滑性提高且滚动阻力降低。复合材料良好的相容性是LNR与NR和白炭黑两相同时发生作用形成增容界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