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288篇
航天技术   30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针对0Cr18Ni9不锈钢薄板焊接接头,开展了高周疲劳性能测试,研究了应力比对其疲劳极限和疲劳寿命S-N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比对疲劳寿命有较大的影响,在最大应力一定的情况下,应力比越大其疲劳寿命越大。基于试验结果,得到了反映应力比影响的0Cr18Ni9不锈钢薄板焊接接头Goodman修正和Walker修正的高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模型的预估寿命和试验数据对比表明,Walker修正模型对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全部处于1.0倍分散带以内,其更能反映应力比对0Cr18Ni9不锈钢薄板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2.
随着飞机整体性能的提升,航电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总线网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远端内存直接访问技术传输机制的以太网以其高带宽、低延时以及生态开放性的特点,在航电系统总线中逐渐得到推广。本文介绍了航电总线网络的发展,对典型的航电总线进行了对比分析,开展了10G/40GE交换工程样机的研制和测试工作,为下一代航电系统总线网络的选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03.
以典型难切削金属材料Cr12MoV模具钢为研究对象,使用ABAQUS对其在电火花放电条件下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在不同进给率下对其进行传统铣削和电火花辅助铣削对比试验。借助高速摄像机、扫描电镜和测力计等设备,对其切削力特征、表面形貌和刀具磨损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火花辅助铣削的切削力比传统铣削降低28.57%~51.47%,表面粗糙度降低2/3。与传统铣削相比,电火花辅助铣削在降低切削力、提高表面质量和减少刀具磨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04.
机翼翼型变体技术可以根据任务和环境自适应地改变机翼形状、厚度、弯度等重要参数,使飞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都能取得较理想的气动特性。柔顺机构是实现机翼蒙皮光滑变形的驱动装置,相比传统液压机构具备质量特性好的优势。采用鱼骨型柔性钢架与四连杆机构实现了机翼前缘上下蒙皮向内收缩、前缘形状由钝变尖的弹性变形过程。通过设计“撞块”机构实现驱动行程的有效分解,解决了前缘尖端开口处蒙皮回收与机翼变形控制所需的驱动行程不一致的内在矛盾。变形后翼型与目标翼型误差最大位置不超过4 mm,变形过程中结构最大应力小于材料许用应力值。相比传统采用纯液压机构驱动的变形机翼设计方案,该基于柔顺机构的变体机翼结构减质14.1%。  相似文献   
405.
利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制备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板,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探针(EPMA)技术,对沉积态组织进行分析,测试沉积态组织的室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化沉积15-5PH不锈钢沉积态组织由沿沉积增高方向贯穿多层外延生长的柱状晶组成,柱状晶内包含多个细长整齐排列的胞状树枝晶,枝晶内为马氏体组织,枝晶间为铁素体;沉积态组织中弥散分布大量细小的NbC析出相,尺寸12~20 nm;15-5PH不锈钢沉积态组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纵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 128.5 MPa和14.0%,横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 101 MPa和12.25%。  相似文献   
406.
为研究磨粒流光整加工不锈钢闭式整体叶环的表面完整性,通过对电火花制备的不锈钢试样进行加工时间、加工压强及磨料目数的单因素试验,研究3个因素对加工后表面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Ra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从初始时的1.459μm降至60 min时的0.193μm,降低速率越来越慢,最后趋于稳定。磨粒流加工有效去除了加工表面再铸层。显微硬度在加工后明显降低,由450~950 HV降至270~350 HV且分布均匀性得到改善。显微硬度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整体上呈降低趋势,并出现了一定的加工硬化现象。在使用不同目数的磨料进行磨粒流加工后,残余应力由拉应力变为压应力。随着加工时间和加工压强的增加,试样表面越平整,抛光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07.
采用原始的焊接方式焊接筛网式推进剂管理装置的收集器合格率低、可靠性差。为此,采用纯钛箔作为过渡层进行了不锈钢筛网与钛合金支压板的电阻缝焊试验以及随后这两者与钛合金骨架的电子束焊试验,然后进行了地面力学环境下的振动试验,以验证焊接方式改进后收集器的可靠性。焊接试验结果表明,纯钛箔过渡层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筛网在电阻缝焊时的焊接热量,有效地减小筛网的热变形;另一方面可以在电阻缝焊后形成牢固、封闭的纯钛/不锈钢筛网焊缝过渡区,有效地增加电子束焊时筛网的变形抗力,从而使得焊接后试样的合格率和性能大幅提高。振动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方式改进后收集器的可靠度置信下限从0.90增加到了0.96。  相似文献   
408.
对Φ450 mm规格的300M钢棒材进行了超声波探伤,采用2.5 MHz软膜探头可以保证探伤的灵敏度并降低噪声水平。通过宏观、显微观察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探伤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探伤缺陷处存在氧化铝、氧化镁和氧化钙复合夹杂物,单个夹杂物最大尺寸可达100μm。该缺陷属于熔炼过程中引入的外来夹杂物,对材料性能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9.
在室内恒温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外源Cr3+、Ni2+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水稻土脲酶、酸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i2+处理对脲酶、酸性磷酸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而对过氧化氢酶起一定的抑制作用;中、高浓度Ni2+及各污染水平的Cr3+、Cr-Ni复合污染处理对3种酶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Ni2+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效应顺序为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Cr3+和Cr-Ni复合污染处理对脲酶活性的抑制效应最大,对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抑制效应相似;Cr-Ni复合污染处理对脲酶、酸性磷酸酶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对过氧化氢酶则主要在污染初期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10.
为了有效地解决航空发动机导管弯曲成形时的回弹问题,开展了0Cr18Ni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工艺试验,采用单一变量 法研究了管径、壁厚、相对弯曲半径、弯曲角对回弹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数值仿真和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弯曲速度、弯模间隙等工艺 参数,以及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硬化指数对弯曲回弹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弹角与弯曲角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当弯曲角在180° 以内时,回弹角为1.6°~6.0°;建立了回弹角预测线性方程,预测误差在[-0.425°,0.502°]内的概率为99.74%,并基于此方程开展了全 尺寸导管的回弹角预测和补偿工艺试验;在各工艺参数中弯曲速度和弯模间隙对回弹角的影响较大,可引起大于0.5°的偏差,而 因材料参数变化导致的回弹角变化不超过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