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航空   865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1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为了研究不同预变形量对铝合金蠕变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2219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在温度为175℃,180 MPa应力条件下,研究0~8%的预变形量对2219铝合金蠕变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变形处理的引入,材料的蠕变变形量和力学性能大幅度增加。当预变形处理量为1%时,其蠕变变形量较未处理时试样蠕变变形量增加了118%。而随着预变形量的继续增加,试样的的力学性能呈现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蠕变变形量与力学性能时,最利于构件的蠕变时效成形的2219铝合金的预变形处理量为3%。  相似文献   
972.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P/M)完成了SiC颗粒增强LY12的成形工艺和不同重量百分比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实验。测试表明,含SiC_p20%(wt)的复合材料在室温下平均抗拉强度可达594MPa,延伸率为6%。其抗拉强度比LY12CZ提高30%;200℃拉伸时σ_b=493MPa;315℃时σ_b=299MPa。用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了LY12粉末和试样断口的组织形貌。  相似文献   
973.
974.
在严格控制型芯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的条件下,采用普通砂型铸造的方法来制造铝合金双十字轴这类铝合金波导器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5.
高强铝合金电子束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我国运载器发展对装配工艺的要求和国外现状,综合论述了厚壁板铝合金液体贮箱焊装工作中气体保护焊存在的问题,铝合金电子束焊接工艺特征和焊接缺陷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976.
2D12铝合金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规格2D12铝合金进行晶间腐蚀、剥蚀和应力腐蚀性能测定.研究表明,2D12铝合金自然时效(T4)状态具有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倾向,2D12铝合金S-L方向比S-T方向的抗应力腐蚀的性能低,应力腐蚀开裂门槛应力强度因子分别为22.6和27.1 MPa·m1/2,这与C环应力腐蚀结果一致,断口呈现典型的沿晶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977.
通过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与Al合金的液相界面扩散(LID)连接试验,重点研究了连接接头区域的微观组织,并简要分析了接头中各元素的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LID连接Al基复合材料和Al合金形成的界面明显向Al合金一侧偏移,并且溶质原子在界面两侧分布在明显的不对称现象。研究结果为异种材料的连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8.
铝合金材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述了近年来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取得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溶胶-凝胶、稀土转化膜、激光熔覆、阳极氧化和等离子体微弧氧化等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膜层的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并对等离子微弧氧化技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9.
国产2618A铝合金的锻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618A铝合金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较详细地分析和研究,为2618A铝合金锻件研制过程中锻造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0.
2618A铝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618A铝合金棒材经最佳预处理工艺后,制成的试样在变形温度为475℃、应变速率为1.67×10~(-3)s~(-1)下,测得了延伸率δ为240%。经测定可知,当变形量小于90%时,晶粒等轴性较好。合金经大变形量改锻后,其晶粒的等轴性变形较差。较粗大的FeNiAl_9相粒子是该合金在超塑性变形时不能得到高延伸率的原因。同时经金相组织分析可知,晶粒尺寸和等轴比与变形温度高低、应变速率的大小有关。最后叙述了该合金经超塑成形后的锻件,测得其力学性能高于技术标准(Z_q-J_冶-325)要求,其晶粒度评定为1.0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