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208篇
航空   1596篇
航天技术   220篇
综合类   147篇
航天   28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宇航材料工艺》2006,36(6):F0004-F0004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金属材料及特种工艺加工事业部主要从事我国导弹,航天运载火箭型号产品所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及特种加工工艺研究和型号产品的研制,生产,多年来,紧密结合航天型号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的金属材料研制和特种工艺的开发。  相似文献   
42.
Ni-Cu-Mn-Co高温钎料的工艺钎焊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飞机导管高温钎焊时Ni-Cu-Mn-Co钎料传热特征的物理模拟,得到了钎焊间隙的控制要素。在运用经典电磁场理论进行热电磁耦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安装式感应钎焊工艺。  相似文献   
43.
空气动力学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空气动力学研究的特点;分析了21世纪初空气动力学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空气动力学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包括新流型的研究与先进气动布局、流动控制与增升减阻、流动的逢适应控制与智能化空气动力学、低雷诺数流动与微流体力学、等离子体减阻技术、等离子体隐身与电空气动力学、机载激光武器的发展与气动光学等。  相似文献   
44.
本文采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等离子喷涂Cr_2O_3涂层在无润滑的室温条件下,相对于棕刚玉砂布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测量涂层磨损失重,评估了涂层的耐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r_2O_3涂层的磨损率随Al_2O_3磨粒尺寸及载荷的增大而增大。经过分析涂层磨损表面的SEM照片,发现Cr_2O_3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脆性微观刨削及扁平化喷涂颗粒的界面脱粘。这说明涂层的耐磨性与扁平化喷涂颗粒之间的粘结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46.
喷射沉积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沉积还纵剖面的组织分析,发现沉积坯在进缘、上下表面及中心部位的显微组织明显不同。边缘及上下表面区试样的退火试验研究表明,细小的枝晶碎块在高温退火过程中发生凝共和粗化,并导致近球状晶粒组织的形成。试验确定其生长服从:D2-D02=6.37×1020e(-70036.1/T)·τ,晶界迁移激活能Qg=582KJ/mol。并依赖于两种机制:(1)在喷射沉积过程中无强烈变形枝晶的均匀化;(2)变形及断裂枝晶的生长和粗化。  相似文献   
47.
探讨了Cu-Zn-Mn-Co钎料中钴的变质剂作用机理,为高温钎料的研制提供了实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8.
本成果是研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使切削区材料出现塑性急剧上升、变形抗力急剧下降的相变超塑性,在此状态下实现超塑切削。金属的塑性,是决定材料加工难易和表面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材料组织的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可使材料呈现伸长率特大和变形抗力特低,且有整体均匀变形的特性,这就是材料的“超塑性”。本工艺技术属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49.
利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和蠕变实验机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下Rene’220合金室温及700℃的拉伸性能和700℃高温持久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一次和二次时效温度的升高,室温和高温强度呈下降趋势,而高温持久寿命随两次时效温度的变化均存在一个最大值,合金强度和持久性能最佳结合的时效制度为:830℃/4h/炉冷+760℃/10h/空冷。  相似文献   
50.
利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紫外预电离CO2激光器进行了激光等离子体实验,实验采用底面直径均为60mm,焦距分别为5 mm和10 mm的两种抛物面光船。介绍了激光等离子体光谱和明显的特征谱线,以及激光等离子体温度估计模型;分析了两种光船对激光等离子体的影响。实验表明:相同底面直径10 mm焦距光船产生的等离子体信号峰值和持续时间均略大于5 mm焦距光船;10 mm焦距光船产生的等离子体温度明显高于5 mm的,最大温度产生时间比5 mm光船要晚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