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462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制备M40/环氧648浸无纬布工艺过程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M40/环氧648预浸无纬布在制备时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如树脂含量、外观质量及制备时的环境条件等。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可制备出工艺状态稳定、质量符合要求的预浸无纬布。  相似文献   
652.
为研究导流叶片结构尺寸对盘腔预旋性能的影响,采用RNG k-ε模型对导流叶片无量纲宽度为0、0.1、0.2、0.4、0.6、0.8和1.0的预旋系统在不同旋转雷诺数工况下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导流叶片能够提高喷嘴压比和温降系数,旋转雷诺数越大,提高的幅度越大;旋转雷诺数较大时,喷嘴压比和温降系数随导流叶片无量纲宽度增大而增大,无量纲宽度超过0.6后,趋于平稳.当导流叶片无量纲宽度在0~0.2范围内,总压损失系数随导流叶片无量纲宽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导流叶片无量纲宽度大于0.2时,总压损失系数随导流叶片无量纲宽度的增大基本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53.
非热压罐成型(out of autoclave process,OoA)技术是实现结构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OoA成型复合材料国内外的研究前沿以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从材料体系和成型工艺两大方面总结了OoA成型过程中的缺陷控制方法。在OoA预浸料成型技术中,可通过尽量减少树脂体系中挥发物含量、精细调控树脂体系反应和流变特性、控制预浸料中纤维和树脂的浸润程度、优化成型工艺等手段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孔隙率等缺陷。  相似文献   
654.
针对包含预滤波器的GNSS/INS非相干超紧组合架构,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滤波器的两级AIME慢变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预滤波器构建第1级AIME检测,并设计了关于第1级AIME检测统计量的检测量Kalman滤波器。在发生慢变故障时,第1级AIME故障检测统计量存在递增趋势。对于检测量Kalman滤波器而言,这种递增趋势也可视作一种慢变故障。以检测量Kalman滤波器为基础,构建了第2级AIME检测算法,以达到减小故障检测时间的目的。在单星和两星伪距慢变故障场景下,进行了仿真与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正确识别故障卫星并且可以显著减小慢变故障的检测时间。对于小变化率的慢变故障,所提方法在检测时间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55.
提出一种考虑桁架柔性变形对索网平衡态影响的非对称偏馈环形网状天线索网预张力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天线整体结构分为内部索网与外部桁架两部分,通过内部索网预张力与外部桁架变形间的不断迭代,寻找满足索网形状及张力要求的天线平衡态,以实现网状天线索网预张力优化配置的目的。相比于常规基于刚性桁架假设的预张力设计,该方法可充分计及环形桁架与柔性索网协调变形,获得高精度反射面,且该方法适用于非对称偏馈天线,可有效避免后期张力调试,节约人力物力。算例分析验证了在进行预张力设计时计及桁架柔性的必要性及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6.
氙离子推力器阳极工质分配方式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两种数值方法研究微尺度下惰性气体的流动现象,验证表明壁面速度滑移条件的N-S(Navier-Stokes)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离子推力器气体分配环内工质流动特性.为了降低氙工质注入放电室过程中气流速度,并改善其周向均匀性,针对现有气体分配环构型提出符合4级环切场离子推力器放电特性的改进方案:增加2级供气通道,进行双侧45°角开孔并增加气孔数目.数值计算表明:结构优化后氙气进入放电室周向均匀性提高37%,气流速度降低32%;推力器装配优化方案气体分配环进行实验,大束流工况下束离子电离能耗自183W/A下降至167W/A,离子推力器放电室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57.
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缠绕层的温度分布的影响,采用经典热力学理论针对预浸带缠绕过程中的传热机制进行分析;基于缠绕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同时以变化的旧层初始温度为传热模型的初始边界条件,构建预浸带缠绕温度分布模型,并通过Matlab编程获得一维热传递模型的精确数值解。理论分析了缠绕初始温度、缠绕速度及芯模温度对缠绕层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缠绕层温度影响程度依次为芯模温度>缠绕速度>缠绕初始温度;而且无论影响参数如何变化,缠绕层的温度分布始终为内层温度较低,并随着径向位置增大,缠绕层温度也在逐渐升高,直到外层最高温度。此外,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说明该温度分布模型满足工程要求,可为缠绕工艺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58.
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不断朝着高马赫、宽速域方向发展,推进系统面临低动压的工作条件,对燃烧室内的流动掺混带来巨大挑战。针对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本文研究了碳氢燃料预加热对超声速剪切掺混特性的影响机制,分析了温度与碳氢燃料热裂解对掺混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碳氢燃料未发生热裂解反应时,燃料预加热会使射流黏性耗散增强从而掺混效率降低,燃料温度从750 K增加到900 K时,燃烧室掺混效率降低约5%、总压损失约增加20%;但燃料热裂解反应对剪切掺混有双重影响,裂解后的碳氢燃料膨胀性能提升,使喷嘴附近的掺混效率提高约18%;由于剪切层内流体湍动能下降,在远离喷嘴的位置掺混效率降低约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