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8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370篇
航空   1299篇
航天技术   419篇
综合类   301篇
航天   49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非线性逆在ASTOVL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先进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机(ASTOVL)的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的控制律,基于解和掌握气动舵面和推力矢量舵面控制下的飞机数学模型,应用非线性动态逆理论,为ASTOVL飞机从巡航到悬停阶段的飞行,设计了推力矢量控制器和俯仰控制器,以合理地分配飞机上的力和力矩,使得俯仰姿态速度和法向速度的控制在推进系统性能包括线范围内是近似线性和解耦的,最后以ASTOVL飞机悬停阶段的数字仿真曲线为例,证明了所设计的两个控制器是可行的,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2.
本文采用数字仿真技术分析研究了速度型切削颤振系统的非稳定状态与颤振状态,内容包括起振阈与消振阈的分离、有限振幅不稳定性、系统参数对稳态颤振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起振阈与消振阈的分离现象是由切削宽度的连续变化引起的;有限振幅不稳定性与动态切削力中的三次项阻尼系数有关;动态切削力系数与机床结构系统参数对稳态颤振状态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3.
为解决大系统中应用整体式Kalman滤波遇到的非实时性难题,本文提出一种能保持最优的分布式Kalman滤波计算方法——逐次正交化法。这是一种适合多微机并行计算的最优算法,确保滤波的“实时性”,优于一般次优分布式Kalman滤波器。  相似文献   
114.
基于含间隙吸振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刚度分段线性动力吸振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弹性元件的间隙实现吸振器工作频率连续跟踪外激励频率的变化。文中根据基波平衡导出了使主系统近似完全消振所需的弹性元件间隙控制律。数值仿真表明:这种半主动控制策略对于单自由度主系统和多自由度主系统均有很好的消振效果和相当宽的工作频带  相似文献   
115.
采用等效线性化手段研究了液体晃动非线性阻尼特性的描述方法,给出了自由衰减响应的对数衰减率与非线性阻尼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通过自由衰减响应确定非线性阻尼特性参数的两种方法。计算表明,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可以满足工程应用所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6.
在动态神经网络及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非线性随机动态系统进行学习建模的迭代算法,用这种方法对非线性随机系统建模,可以获得更准确伯系统模型,并可对非线性随机系统进行状态估计。最后给出相应算法及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7.
为了准确模拟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的瞬态气动加热状态,必须使用快速、高精度的计算机瞬态热能控制系统,对气动模拟试验的加热过程,实行快速、高精度的非线性动态控制.为此,传感器的快速、高精度"E-T"转换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速飞行器瞬态气动加热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快速、高精度"E-T"转换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转换速度快、校正精度高的优点,使用该方法实现了高速飞行器气动加热过程中温度场高速变化状态下的瞬态非线性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118.
大气中层顶区域波相互作用的一个观测个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SOUSY VHF雷达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极区中层顶83.4-91.2km范围内大气风场波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大气风场的谱在不同高度上均有明显的潮汐分量峰值,纬向风分量中35h波、半日潮和8.9h惯必重力波构成共振相互作用对,经向风分量中33h波、半日潮和19h惯性重力波构成共振相互作用对。双谱分析表明,这些共振对在许多高度上都发生耦合,35h或33h波振幅的极小值与半日潮的极大值出现的高度几乎相同,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空间上不是局域的,而是存在于中层顶区域的几乎所有高度上,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导致半日潮振幅随时间的变化,也使半日潮的振幅随空间变化。35h和33h波动可能是在其他时段或其他位置通过行星波与周日潮相互作用产生的,然后传播到观测点并与半日潮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9.
Pareto最优解的充分及必要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多目标优化问题不需目标函数的凸性和二次可微性的假设,在约束区域具有严格点凸性的条件下,证明了Kuhn-Tucker条件是严格局部Pareto最优解的必要的充分条件,并以若干例子说明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0.
柔性机翼在气动载荷作用下常常会产生较大的变形,颤振特性会随之发生变化,针对此问题线性理论常常难以进行合理的预测。以几何精确本征梁模型建立了机翼的运动方程,耦合ONERA-EDlin非线性气动模型,建立了柔性机翼的非线性气动弹性分析模型。利用Newton-Raphson和Backward-Differentiation-Formula(BDF)分别求解机翼的静态变形和动态响应,基于机翼平衡位置附近的线性化方程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进而确定颤振临界速度。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分析了不同刚度、后掠角、机翼安装角等参数对颤振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