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75篇
航空   927篇
航天技术   98篇
综合类   201篇
航天   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低速轴流压气机中前后静叶对动叶顶部区域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数值研究了某二级低速轴流压气机在高负荷工况下,动叶前后动静干涉对动叶顶部区域非定常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一次泄漏涡和二次泄漏涡是动叶顶部的主要流动特征。下游静叶干涉增加了动叶顶部间隙流的非定常波动强度和泄漏损失。上游静叶干涉减少了动叶顶部二次泄漏流强度。同无动静干涉相比,同时存在上下游动静干涉使动叶顶部区域总压损失减少9.1%,其收益主要来自上游静叶的非定常干涉。  相似文献   
982.
通过对N-S方程的数值求解模拟了座舱盖在静止和旋转两种状态下的气动力分布,分析了来流马赫数、旋转角速度以及迎角对气动系数的影响,研究了座舱盖自由抛放过程的非定常效应,并最终建立了预测座舱盖自由抛放过程气动系数的气动系数图。计算表明:(1)非定常效应是影响抛放过程座舱盖气动力分布的主要因素;(2)外形左右对称的座舱盖,均有非定常气动系数平均值与无量纲角速度成线性关系的规律,而且变化斜率几乎与舱盖形状尺寸等无关。  相似文献   
983.
将翼面绕基准状态作任意形态的振动,用Fourier级数展为n个不同振幅、不同频率的谐波;用Green函数法计算每个谐波引起的非定常气动力;然后在时域中将它们叠加,即可求得该翼面在时域中以给定的波形作振动时的非定常气动力。重点讨论了翼面作接近方波形振动时的非定常气动力。算例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与其他方法及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84.
何锃  顾松年 《航空学报》1993,14(7):402-405
颤振主动抑制系统(AFSS)开环模型建模的关键之一是非定常气动力的模化。本文讨论了现有几种拟合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定常气动力拟合方法。实际算例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得到的模型,能描述气弹系统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85.
三角翼跨声速动态失速与涡破裂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高速气流中细长三角翼作匀速上仰机动飞行时的背风面分离流与涡破裂特性和气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在三角翼匀速上仰非定常绕流中,涡破裂起始攻角与上仰速度关系比较复杂,在本计算速度范围内,涡破裂起始攻角变化很小;动态时涡破裂点发展速度随攻角变化规律与静态结果差别甚大;三角翼大攻角非定常绕流前缘涡涡轴附近的流动以不稳定涡和涡破裂为主要特征;在一定的上仰速度以后即使在中等攻角前非定常升力与定常升力仍有较大差别,与低速情况有所不同;上仰运动使涡破裂点发展速度被延缓,从而提高了失速攻角和最大升力,并使失速攻角与涡破裂起始攻角的间隔进一步拉大,同时不改变升阻比  相似文献   
986.
对前缘后掠角为80°的细长三角翼,迎角为30°和40°时不同滚转角下前缘涡的静态特性,及摇滚过程中的动态旋涡特性进行了流态显示和摄影记录。结果表明:在相同滚转角下,静态和动态情况下旋涡特性有相当大的差别;相对于静态而言翼摇滚过程中存在着旋涡特性的滞后效应;摇滚过程中旋涡垂向位置的滞后是明显的,而展向位置的滞后很小;还发现翼摇滚起始角对旋涡特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87.
吕志咏  贾志刚 《航空学报》1998,19(5):636-640
说明二维非定常与三维定常比拟准则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矛盾,进而说明用Lagrange方法揭示的二维非定常分离应该用染色线而不应用轨线来解释。  相似文献   
988.
多星分离是一箭多星成功发射之关键技术,为保障卫星在轨顺利分离,需要在地面开展相关的分离试验及其仿真验证。本文针对带橡胶夹层的卫星自旋分离过程,进行了卫星分离地面试验方案设计和数值仿真。首先,给出了卫星分离地面试验设计方案;其次,采用自然坐标法分别对不带工装和带有工装的在轨卫星分离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及动态仿真分析;最后,研究了卫星-工装整体动力学建模及分离过程中带工装结构和不带工装结构对卫星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9.
透平叶顶泄漏能量损失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商用N S求解器已经被用于透平动叶顶部空隙的非定常流场的模拟和研究。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用于透平动叶片顶部空隙区域流场计算的能量损失方法 ,可以方便地用于各种流场。发现高黏度效应区域位于上端壁附近而不是在叶片顶部。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动叶片其顶部泄流的能量时均损失是不一样的。该结果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线索 ,可以通过叶片设计者设计出不同几何和空气动力学参数的非统一的动叶片 ,从而减小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990.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单级低速轴流压气机与发动机吊架之间的干涉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吊架产生的扰动对转子通道内的流动具有较强的影响,使得转子叶片承受较大的非定常力的作用。提出了在吊架前缘引气的方法,可以消除吊架对转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