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251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1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河南长垣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长垣奇迹”、“长垣模式”或“长垣现象”、长垣奇迹: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的豫鲁交界地区,紧临黄河,居开封、新乡、鹤壁、安阳、濮阳、菏泽等城市群的中心,与上述城市的距离均不超过百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亩,人口81.9万。改革开放之前,长垣县面对的是“四个条件差”:一是自然条件差。地处黄河故道,在历史上又是黄泛区,十年九淹;二是资源条件差。地上无资源、地下没矿藏,只有贫困的人口和贫瘠的土地;三是区位条件差。地处周边几个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带,向东被黄河隔断,交通闭塞;四是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非常落后,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然而,改革开放后,长垣的经济发展却出现了奇迹,打造出闻名全国的“起重机械、医用卫材、防腐建筑、营销、烹饪、绿色产业”六大支柱产业,成为领跑长垣县域经济的“六驾马车”,带动长垣县域经济不断超越自我,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全县GDP完成47.87亿元,较上年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8元,较上年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3051元,较上年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左右。2004年,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56.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8.6亿元,  相似文献   
322.
本文根据新白云国际机场集群通信需求,结合目前数字集群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新白云国际机场数字集群系统建设设想,并对设备选型及市场风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3.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纵观全球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以至人们的生活方式,发达国家经过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早已进入信息经济阶段。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324.
胡敏  曾国强 《飞行力学》2012,(5):444-447,453
针对大规模航天器集群飞行构形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与改进人工势场法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集群航天器相对运动采用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描述,人工势场法可以避免集群航天器之间的碰撞,滑模变结构控制对摄动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可以实现构形的精确控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控制系统的全局渐进稳定性。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5.
航空复合材料应用的增长对其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引入创新技术,加速复合材料无损检测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同时,新型无损检测的标准化也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326.
近地轨道集群航天器电磁编队飞行非线性反馈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地轨道集群航天器电磁编队飞行的动力学和控制问题,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反馈控制方法. 基于电磁力模型和地磁场模型, 分析了地磁场对近地轨道电磁编队的影响; 建立了集群航天器电磁编队高精度相对轨道动力学模型;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一种非线性反馈控制律, 利用该方法对两星电磁编队维持控制进行了仿真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 地磁场引起的电磁干扰力可以忽略, 但是电磁干扰力矩的影响必须考虑; 近地轨道集群航天器电磁编队是可控的, 所设计的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7.
不完整测量下集群飞行器协同相对定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距和测向是实现飞行器间相对测量的常用手段。通常而言,飞行器间相互测距精度远高于飞行器绝对位置导航精度。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集群飞行器间测距和对目标测向的协同相对定位方法,利用集群飞行器间相互测距和各飞行器对非合作目标测向来实现集群飞行器及非合作目标的相对定位。方法分为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和动态相对定位方法两种。基于飞行器间相互测距和对非合作目标测向来实现协同相对定位的方案,不需要对非合作目标进行完整的相对位置测量,简化了对飞行器测量设备配置的要求。同时,相比基于飞行器绝对位置导航和对非合作目标测向的相对定位方案,能获得更高的相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28.
针对航天器集群质心相对运动构形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弹簧阻尼网络的分布式控制方法。航天器间以虚拟的弹簧阻尼器相互连接,弹簧的原长根据期望的相对运动构形来设定。各航天器的控制输入是与其相连的所有弹簧阻尼器的合力。在线性动力学模型和拓扑结构连通且固定的假设下,基于代数图论的方法推导出了闭环系统稳定性条件。对近地轨道上100个航天器形成格点相对运动构形和20个航天器形成时变距离的椭圆构形的实例进行了仿真,考虑了轨道摄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群通过虚拟弹簧阻尼网络控制可实现期望构形,并能达到厘米量级的构形保持控制精度。该控制方法不改变集群的质心,只需施加很小的控制加速度;仅基于局部的邻居交互,能够适应大规模集群对分布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29.
航天智能控制技术让运载火箭“会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为民 《航空学报》2021,42(11):525055-525055
高可靠和智能化是未来智能航天器的主要特点,本文聚焦航天器高可靠、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梳理了中国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发展历程,提出了航天智能技术从航天器的可靠性做起,航天器的可靠性从航天智能控制做起,航天智能控制从"会学习"的火箭做起。围绕航天智能控制技术如何使运载火箭"会学习"的发展架构,进一步探索了"边飞边学"和"终身学习"智能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现状,支撑中国"会学习"运载火箭高可靠和智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0.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哈尔滨理工大学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目前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科研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