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665篇
航天技术   118篇
综合类   74篇
航天   2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结合长春五五研究所FMS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在二维参数化绘图系统平台上建立特征库,产生能支持CAD/CAPP/CAM集成的三维产品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通过STEP格式文件交换,产生参数化特征文件,供CAPP共享,并自动生成工艺卡及NC码,从而实现CAD/CAM集成。  相似文献   
112.
控制力矩陀螺属于航天器姿态控制与机动惯性执行机构,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具有输出力矩大、微振动、低噪声、长寿命等特点,是敏捷机动卫星、空间站、天空实验室等理想的惯性执行机构之一.在阐述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电磁设计原理、结构分布及控制系统设计过程.基于大型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主要技术指标,详细分析了大型单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三个关键技术和解决途径.包括大承载力永磁偏置磁轴承的设计、制造和控制技术;低功耗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设计、控制技术;低速高精度Halbach型框架电机设计、制造、装配和控制技术.为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进一步工程化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3.
主要研究敏捷航天器大角度姿态机动问题。首先,以SGCMG(Single Gimbal Control Momentum Gyroscope,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为执行机构,建立了基于四元数的航天器姿态机动数学模型;然后,针对SGCMG的奇异问题,研究了基于力矩输出和回避奇异能力最优的联合操纵律;最后,基于敏捷航天器姿态误差模型和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设计了一种退步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大角度机动目标并有效避免了SGCMG的奇异状态,满足姿态机动任务的控制精度和稳定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4.
某型飞机氧气系统所用的集成减压器在使用过程中连续多次出现低压安全阀持续放气故障,为了分析故障原因,根据该型减压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对故障现象和故障树的分析,设计相关试验,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减压活门的阻尼特性与减压器的输出流量不匹配是导致故障的主要原因。在大流量情况下,减压活门一直处于振动状态,使...  相似文献   
115.
发展集成制造技术的若干问题(中)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林胜4.无人化加工在过去一年间,某些FMS、FMC的用户已开始实现了某种形式的第三班——夜班无操作者加工(LightoutOperation),或称无人化加工(UnmannedOperation)。许...  相似文献   
116.
为了以更廉价的部件执行21世纪的飞行任务,NASA最近上马了一项“新世纪计划”,以便对所选定的高技术进行空间验证,带动小卫星和微型空间仪器的发展。候选的一项新世纪高技术与研制集成公用模块(IUM)密切相关,IUM将一体化的结构、热管理、电源分配、数据和信号传输、辐射和宇宙尘防护以及其他机电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质量轻、无电缆的紧凑组件中。本文将论述计划中要开发的IUM技术。首先介绍IUM在NASA未来小卫星发展中所扮演的基本角色;然后评价IUM支持技术的现状;确立并探讨主要的技术挑战;最后用一个典型的设计方案讨论并审查了IUM的一组初步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7.
基于组件开发(CBD)是当前软件开发技术的趋势,但目前还缺乏合适的过程模型,从而制约了其优点的发挥.本文定义了一个并行过程模型来描述CBD过程内在的并行性.该模型具有两个并行维:组件维将CBD过程分解为系统开发、已有组件基础上的开发和新组件的开发;过程维将CBD过程分解为需求、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等子过程.凭借对并行性的分解,可以更清晰地描述CBD的并行过程并能更容易地管理该过程的复杂性.这种CBD二维并行过程模型可以作为诸如统一过程模型等其它模型的内核,因此给出了一个可能的三维并行模型作为范例,该模型还有一个迭代维.最后,通过一个集成平台软件开发的例子,详细阐述了这种并行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8.
对于企业未来的CIMS,存在一个“CIMS=CAD/CAM+?”的问题。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的机匣、盘轴和叶轮这三大类零部件,提出了相应的CIMS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19.
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发展思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系统工程技术水平是航天器系统研制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对我国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首先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发展差距,阐述了国内面临的空间任务形势及系统工程技术发展要求;然后,研究构建了以系统工程过程和活动为核心,并包含任务能力支撑要素、发展基础要素和发展保障要素的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体系框架;随后,提出了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发展目标,并从专业技术发展、经验继承、活动过程研究、工具方法完善、标准规范开发和发展机制健全等方面梳理了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建设内容;此外,还探讨了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发展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20.
工程应用验证可以说是一种新的软件测试手段和方法,是对常规软件测试的一种补充。工程应用验证主要适用于那些大型、复杂、开发周期长、与工程实际结合比较密切的,尤其像MS-CAD集成环境那样具有预先研究性质的软件,目的是软件能更好地满足潜在用户的需求。本文结合有关的课题工作进行,对工程应用验证的内涵、方法及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并针对RMS-CAD集成环境,对验证实施办法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集成环境应用验证工作的实施,对工程应用验证理论进行了检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从某些角度讲,工程应用验证应成为具有预研性质的大型工程软件开发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