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117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51.
《航空制造技术》2012,(14):104-105
肯纳KM4XTM代表了下一代KM系统。有些系统可传送大扭矩,但切削力也会产生弯矩,在到达转矩极限前超过接口限度。通过结合高夹持力和优化的抗干扰性能,KM4X在加工高温合金和其他材料时可提供可靠的连接、极高的刚度和弯曲负载能力,这使得每天都能得到非常高的金属切削率并生产更完整的部件。  相似文献   
152.
边条翼布局双垂尾抖振特性与机理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平面形状的边条翼布局模型分别作了双垂尾抖振实验和涡流场激光片光源显示实验研究。抖振实验测量了两种模型双垂尾的翼根弯矩响应和翼尖加速度响应,涡流场显示实验记录了两种模型上典型位置上的涡流场发展状态。通过边条涡流场随迎角的发展和破裂特性与模型垂尾抖振响应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1)垂尾翼根弯矩、翼尖加速度响应随迎角的变化均与边条涡的发展状态、是否破裂以及破裂程度密切相关;(2)主翼后掠角较大的情况下,机翼前缘涡与边条涡相互干扰,不但加快了涡的破裂使得双垂尾抖振起始迎角减小,而且使得垂尾的抖振响应较大。  相似文献   
153.
阐述了车辆行驶中的音视频等参数记录的研究与应用.系统采用MP4压缩方式获得音视频数据,结合行车中的险情信号来减少实际记录的数据量,通过SD卡存储实现了全数字化的数据采集与记录,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多种可选工作模式能给驾乘者更大的选择自由,多媒体播放功能充分发挥了装置的附加功能.  相似文献   
154.
根据地磁力矩定向阻尼特性和线性迭加理论,提出仅用磁力矩器实现对地指向微小卫星三轴姿态稳定的控制律。推导了采用迭加补偿,并考虑附加磁矩影响时改进的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律简单、姿态控制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5.
分析了长波BPL授时传播误差,设计了一个定点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传播误差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对误差模型进行了系统辨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点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误差基本属于平稳随机过程。并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BPL长波传播中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进行研究,取得初步模型数据,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为获得的模型数据为进行ASF误差的预测及扣除其对长波BPL授时影响,提高授时精度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6.
为正确识别太阳电池阵铰链副的刚度参数,用形状简单、建模相对容易的有机玻璃板列阵不同状态下模态试验结果估计待识别参数的初始值,通过线性化目标函数,将参数识别归为易求解的数学规划问题,最终直接用商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和数学软件实现参数识别。识别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7.
BP网络局部极小值的修正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神经网络中,反向传播法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十年许多研究人员对其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方法,主要目标是为了加快训练速度,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和改善其他能力.本文主要讨论在MATLAB下使用附加动量法使网络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问题.  相似文献   
158.
首先在迹应力分析基础上讨论了单、双模量梁在受拉和受弯共同作用下中性轴偏移的问题,分析了中性轴偏移产生的附加弯矩及其对梁挠曲线微分方程的影响。并推导出双模量简支梁的挠曲线方程。随后,利用新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对悬臂梁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数值解法计算不同拉压模量下双模量悬臂梁的屈曲荷载,并通过计算结果对双模量材料的性能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9.
三维侧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阻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三维侧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取喉道以前)的内部阻力特性,采用了数值模拟、流线追踪技术和等动载条件(Ma=4.65~6.65),结果表明:①压差阻力、总阻力均随马赫数的增加而减小;摩擦阻力则随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加,其所占比重的最大值不超过20%;②推力效率、推阻比都随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大,它们分别增加了13.8%和2.73;③附加阻力随马赫数的增加而减小,在高马赫数下,附加阻力会变成实际意义上的"附加推力".   相似文献   
160.
三维侧压式进气道的减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永斌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2):2773-2779
为实现三维侧压式进气道的减阻,采用了数值模拟和来流马赫数Ma0=5.3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两种三维侧压式进气道,其中之一为基准进气道,其二是在基准进气道的基础上采用某些减阻措施的低阻进气道.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减阻措施是有效的,在Ma0=5.3的条件下,进气道的压差阻力可以减少4.7%左右,摩擦阻力可以减少约4.9%,附加阻力可以转化为附加推力,总阻力可以减少4.7%左右.与此同时,进气道的总体性能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