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317篇
航天技术   35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采用从系统-产品-器件逐步递进的方法和故障树分析法,对一起飞机防冰系统短时告警故障进行分析,并对导致故障的继电器开展了失效分析。从此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很有必要对继电器等电气器件进行梳理分类,开展寿命试验及实际状态评估,增加必要的器件维修和检测手段,为改进修理模式提供可靠依据,最大程度地降低飞机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52.
针对某大型低温贮箱,基于水平环形防晃板和竖直防晃板设计了一种布置于整个贮箱的固定结构防晃板,采用CFD软件Flow-3D数值模拟了一定简谐激励下,不同充注率时该防晃板的防晃效果.通过与液面水平环形防晃板对比发现:两种结构防晃效果相近,均可以显著抑制不同充注率下液体的质量中心波动范围.当充注率为50%时,两防晃结构甚至可以使波动范围减小64%;在晃动过程中,相比于液面水平环形防晃板,固定结构防晃板中单层水平环形防晃板的受力更小,但是贮箱受到的压力会有所增加;对比相同面积液面水平环形防晃板和竖直防晃板的防晃效果,液面水平环形防晃板优势更加明显;随着充注率的增大,液体在贮箱内晃动时液体的质量中心波动范围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3.
系统介绍航天型号产品"三防"(防湿热、防盐雾、防霉菌)设计工作的原则和管理要求,对航天型号产品中电气产品、结构产品、工艺及过程控制中的"三防"设计具体要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4.
飞机水平尾翼水滴撞击特性及防冰热载荷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勇  杨新亮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11):2401-2407
建立了利用欧拉法求解水滴撞击特性的方法,并基于Messinger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热载荷计算模型,以某型飞机三维水平尾翼为研究对象,展开了撞击特性和热载荷的计算.结果显示水平尾翼的局部水收集系数极值从翼根到翼尖逐渐增加,不同截面水滴收集系数的分布为设计防冰系统范围提供了依据.驻点附近及机翼上、下表面各存在一个热载荷较大的区域,进而确定该尾翼电加热防冰分为3个区域:中间连续加热区和上、下表面驻点附近的各一个间断加热区.   相似文献   
55.
飞机防除冰系统就是防止结冰给飞行带来危害的各种机载设备或部件的有机组合体,其作用是当飞机在结冰气象条件下飞行时,防止飞机表面结冰以及去除飞机表面已结的冰。飞机防冰系统由结冰探测、防除冰控制及防除冰组件等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奖状560XLS飞机刹车系统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根据机组反应的一次典型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并排除故障,可为该机型刹车系统的维护、故障诊断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57.
为满足国产航空发动机小流量进气防冰试验的需求,基于结冰风洞的发动机进气模拟系统,分析了典型小流量发动机进气部件的进气特征,开展了小流量发动机进气模拟方法研究。提出采用水环真空泵解决了大流阻进气导致吸气管道压力大幅度降低问题,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发动机进气模拟系统,建立了在结冰风洞开展小流量发动机进气部件防冰试验的流程,并应用于某型号小流量发动机进气部件防冰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进气模拟系统满足小流量发动机进气部件防冰试验要求,进气流量控制精度达到±0.05 kg/s(±0.33%FS),试验过程中的流量变化可用于辨别防冰效果。相关研究为发动机进气模拟系统设计、优化和小流量发动机进气部件的防冰特性考核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正>由于飞机在飞行过程时,非常易受高强度电磁辐射、闪电等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解决防雷电和电磁兼容的问题意义十分重大。在目前的飞机设计中主要采用屏蔽线接地来防止这类环境造成的干扰。  相似文献   
59.
机翼热气防冰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热流体系统仿真分析平台Flowmaster和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进行联合仿真,对机翼热气防冰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性能分析.设计参数包括防冰系统笛形管热气喷口孔径、孔数及孔间距等参数.基于Flowmaster对所设计的供气管路进行供气流量分配计算.基于Fluent模拟防冰腔内流动与换热,计算了防冰腔的热效率.根据防冰热载荷及热效率结果预测每段缝翼防冰所需热气流量,引入参数供气余度来分析防冰系统热性能.所提出的热气防冰系统设计方法可为热气防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优化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60.
机翼电加热防冰表面内外传热的耦合计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机翼防冰表面的传热传质现象,对电加热防冰表面内外传热耦合计算进行了研究.采用附面层积分法对机翼表面传热系数进行计算.根据传热传质比拟得到了防冰表面蒸发量.建立表面微元的能量与质量守恒差分方程组,利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将外部防冰载荷、蒙皮弦向导热和内部加热热流三者耦合,采用亚松弛系数稳定迭代过程,最后得到平衡表面温度、溢流水和溢流结冰的范围.计算结果和文献中试验以及其他数值仿真结果比较,吻合较好,表明了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