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航空   867篇
航天技术   116篇
综合类   63篇
航天   37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概述了雷电对火箭发射的影响及编制GJB1804—93《运载火箭雷电防护》的意义,介绍了标准编制背景,阐述并分析了标准编制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即工程防雷、系统防雷和气象防雷以及雷电对火箭或发射场坪的破坏作用,同时对标准中的几个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描述了一个用于航天器防护结构综合优化的独特方法——几何规划优化技术,以减小暴露于流星体和空间碎片超高速碰撞环境下的航天器防护结构系统的重量。空间碎片和流星体环境由广义加权目标函数的公式来定义。通过Wilkinson,Burch和Nysmith超高速碰撞预示模型说明几何规划的性能。表明遵循几何规划形式的超高速碰撞模型,可以进行综合非线性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3.
哥伦布航天器对轨道碎片撞击危害的设计考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欧洲空间局在执行哥伦布计划期间,在载人压力舱和有人照料的自由飞行器的设计阶段。对微流量和轨道碎片撞击危害的防护研究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H 6部件与外扌圭物测力试验的难点 :一是天平的设计载荷极不匹配 ,如机翼天平的滚转力矩是常规天平的 1 0多倍 ;二是模型尾部是船形尾段。采用常规的支撑方式 ,支杆强度太弱 ,试验不安全 ,同时也不利于多台天平的敷线 ,总体方案采用模型尾部与支杆合为一体的结构形式 ,既保证了试验安全又便于多台天平的敷线。天平设计首先保证试验安全 ,用双电桥提高天平的输出。试验结果表明 :总体试验方案正确 ,天平设计合理 ,支撑刚度好 ,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
试飞中,飞机残余变形测量结果分析主要是判别所测残余变形是否为危及飞行安全、有碍操纵等的有害变形。而飞机活动部件残余变形实测结果常常超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际测量中,部件所处的状态与图纸要求的差异(存在偏度)。对此提出了偏度修正法和空间基准面修正法,并利用某型飞机全动平尾残余变形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并就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电子战测频接收机中常用的放大器、混频器和微波控制开关等微波非线性部件的双音交调特性,给出了微波非线性部件的双音交调失真的原因和分析结果,及其对微波测频接收机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突起在神舟飞船防热层表面的舱间连接部件要求在再入时尽早烧去,同时又要求具有足够的厚度,这在设计上造成较大困难,为此研制了一套地面试验和分析计算相互配合、反复迭代的设计方法,从而确定了该连接部件的材料与尺寸,并准确地预示了实际飞行的烧蚀现象。神舟飞船的历次飞行结果表明,该部件的性能与设计要求完全相符,从而为所用方法做了飞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航天飞行器防热部件烧蚀行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航天飞行器防热部件在氧-煤油发动机火焰喷吹下的烧蚀行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利用“杀死”单元的方法建立防热部件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了烧蚀边界的退缩,从而完成了对烧蚀尺寸变化的定量描述。烧蚀开始于4.59s,到12s时线烧蚀量为1.47mm。计算结果与试验的实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2006年中国空间碎片防护研究工作的情况,简要介绍了MODAOST软件研究的相关活动,以及风险评估及防护结构优化技术、超高速撞击横向校验、部件/分系统和空间碎片撞击感知技术。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的表面带电及其防带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 《航天器工程》1994,3(4):42-48
本文概要叙述了航天器表面带电对航天器系统的危害并提出在航天器设计和制造期间所必须考虑的相关问题。随后介绍了国外有关航天器表面带电问题的技术文档,其中包括用于评价和控制航天器带电影响的设计指南、航天器带电试验技术标准及航天器带电手册。最后简要介绍了这些技术文档在减少航天器带电危害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