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738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44篇
航天   2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91.
刘帆  郭静  郭小红  黄晓峰 《上海航天》2021,38(6):118-123
长期受粒子辐照、紫外辐照等因素的影响,地球同步卫星的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衰减。这里选取某地球同步卫星使用的背表面反射(BSR)硅太阳电池阵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强因子和温度因子修正太阳电池阵的输出功率,使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LOWESS)分析了其在设计寿命期间的输出功率衰减规律;同时基于LOWESS建立了预测模型,用于硅太阳电池阵超寿运行期间的功率预测。实测数据表明:本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满足超寿地球同步卫星在轨管理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92.
针对Д-30发动机镁合金中央传动机匣表面的铝青铜涂层出现磨损、剥落的情况,采用冷喷涂工艺进行了工艺试验和机匣涂层修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行铝、铜涂层修复时,冷喷涂工艺可获得比火焰喷涂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在低碳硅锰系结构钢中,也可获得TRIP效应,使其力学性能尤其是延伸率大幅度提高。本研究硅含量较高的B钢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增强,TRIP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94.
在有效的熔体处理基础上,对Al-Si合金进行适当的微合金化处理,可明显提高Al-Si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通过对Al-7%Si合金精炼,细化,变质处理后,加入Mg,Zr ,V等元素,使合金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5.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在材料科学和力学领域被关注,也是航天航空、汽车、电子仪表等领域关注较多的潜力材料。本文主要介绍SiCp/Al的增强机理和破坏机制,结合数值计算方法的进展从增强机理、破坏机理、建模方法和本构模型几个方面综述力学研究的若干进展。  相似文献   
96.
泡沫铝合金镀镍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高硅铸铝制备的泡沫铝合金样品上镀镍工艺,提出了一种确定泡沫铝合金表面积的方法。讨论了主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等配方主要成份和pH 值、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化学镀镍的沉积速度和镀层质量的影响,优化了前处理方法,从而得到了适合于泡沫铝合金的镀镍工艺。  相似文献   
97.
DERA Farnborough附属弹药装置与装配研究目前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装填器/发射器有效性的情况下改进一个典型的原理性离岸导弹附属弹药的充填度。武器的有效性研究指出实际上离岸导弹(SOM)的可行有效载荷为八个50kg的附属弹药。这些附属弹药将以两个一组的对称方式发射,对单个目标具有内部程序设定的能力,所以需要了解在发射期间作用在这些附属弹药上的冲击和加速度载荷,DREA Malvern所进行  相似文献   
98.
99.
SiC晶须增强铝复合材料的切削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iCw/2024铝复合材料的车削试验,得出了不同刀具材料,不同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并指出用PDC切削力最小。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根据化学铣切液理化特性,讨论了化铣液成分分析的取样方法;根据国内外工业分析的进展及化学成分特征,提出应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方法替代手工滴定分析游离碱;从酸碱滴定曲线特征,讨论了游离碱总量的计算方法;为提高现阶段化铣工艺水平提供实用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