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44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4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为了实现直升机的反潜功能,需要设计自动过渡控制器。根据自动过渡控制模态的基本要求,通过合理利用限幅器,设计高度与地速控制回路,并通过协调控制两个回路,使高度下降到悬停高度时,地速同步地趋近于零。采用MIT自适应的方法来修正高度偏差,使高度按照设定的轨迹变化。通过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使高度很好地跟踪上理想轨迹。  相似文献   
112.
针对无人直升机前飞-悬停过渡飞行的高精度和安全性要求,提出了一种过渡控制方案.采用自适应在线轨迹生成技术,将过渡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仅采用单通道操纵形式,共同实现过渡段的任务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安全地实现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的过渡,并能够达到过渡飞行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3.
基于过渡过程安排的PID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赣  朱熙 《宇航学报》2012,33(7):930-935
分析了过渡过程安排法对PID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过渡过程安排法的PID控制器设计的新方法。针对航天器太阳电池板热真空试验,搭建温度控制系统,进行物理仿真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快速无超调控制,控制器参数选取方便,适应性、鲁棒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14.
张兵 《空间电子技术》2012,(1):55-57,78
文章针对毫米波集成电路的需要,提出并分析了EHF波段波导-微带对脊鳍线过渡结构。在集成电路系统要求的42GHz~46GHz频段内,背靠背过渡段插入损耗小于0.1dB,回波损耗大于20dB,仿真结果表明该过渡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5.
卫星过渡支架附加约束阻尼层减振效果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号卫星过渡支架、卫星支架及卫星在进行轴向方向振动试验时,在一阶共振频率33.67Hz时,经过卫星过渡支架加速度响应放大4.24倍,从而导致提供给卫星的界面振动条件过高。为了降低星箭界面振动量级,对卫星过渡支架采用增加约束阻尼层的方法进行减振。通过试验的方法对附加约束阻尼层减振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振动量级增加约束阻尼层减振效果越明显,在0.15g输入条件下,星箭界面加速度响应减少15.1%~16.1%。对于过渡支架本身,应变响应减振效果比加速度响应减振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6.
一种单旋翼复合式直升机性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复合式直升机性能变化特性,构建了复合式直升机各气动部件数学模型组成的性能计算模型。以该计算模型为基础,通过不同的飞行条件约束,建立了复合式直升机的过渡飞行边界,研究了复合式直升机在边界内通过不同飞行路线从悬停模式到高速模式的飞行功率变化特点,分析了旋翼转速、前飞速度以及旋翼和机翼升力分配关系等参数对高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式直升机从悬停模式过渡到高速模式通过旋翼卸载给机翼可降低飞行功率,且通过减小旋翼转速卸载比来减小旋翼总距卸载更为有效。但在过渡到高速模式时复合式直升机的旋翼转速也不能过低,过低的旋翼转速可能会增加飞行需用功率,同时也会对模型的配平产生影响,并且造成配平计算过程的迭代不收敛。   相似文献   
117.
建立了五轴数控加工刀轨光顺优化模型,改善了线性插补方式下拐角过渡运动中的机床加速度情况。考虑了5个轴加速能力的差异,以轴加速度比,即轴实际达到的最大加速度与其允许最大加速度的比值,来衡量轴的加速度情况,以5个轴加速度比的平方平均数在整体上衡量机床的加速度情况,降低该值可提高机床运动平稳性。采用最短距离线法在初始刀轨的各切触点处建立了刀轴偏航角和俯仰角的可行域,使光顺后的刀轨满足残高和无过切要求。实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光顺五轴数控加工刀轨,改善机床加速度情况,提高机床运动平稳性。   相似文献   
118.
通用过渡圆弧改进设计与榫齿连接结构多变量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得到更加优良的榫齿连接结构形式,降低榫齿连接结构应力集中水平,提高其疲劳强度,研究了双圆弧过渡对榫齿连接结构应力的影响,推导了通用双圆弧过渡的尺寸关系式,为过渡圆弧的改进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通过对二齿涡轮枞树形榫齿连接结构过渡圆弧的改进,并进行了应力评估,证明了双圆弧过渡结构确实能降低结构的应力集中水平.基于Isight软件平台,利用二次序列非线性优化(NLQPL)方法对榫齿连接结构进行了多变量优化,得到了更加优良的结构形式,最大等效应力下降了19.98%.   相似文献   
119.
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过渡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混合室加力燃烧室、主燃烧室和外涵道的容积效应,风扇、压气机、高压和低压涡轮等部件的特性,加力燃烧室供油管的充油时间等因素,提出了模拟低涵道比混合排气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过渡过程的计算方法,以混合室加力燃烧室、主燃烧室和外涵道3个容积室的动态方程为基础,详细分析计算了苛发动机过渡态的性能,用很小的时间步长逐渐逼近,计算不需要迭代,速度快,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20.
一种新型大功率升降压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有的升降压拓扑中双管级联变换器最符合高效大功率场合的使用要求,但如果工作模式标准选择不当,串联结构和Boost电路的非线性直流增益很容易在升降压转换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振荡。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大功率IPOSBHB变换器,阐述了其电路结构及基本关系,建立了降压模式和升压模式下的开环小信号模型,设计了载波平移的组合控制方法,分析了升降压模式切换时传递函数的不一致性、占空比的不连续性和输入电压的扰动对变换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补偿措施。本文提出的载波平移组合控制策略和补偿方法很容易实现稳态时的高效控制和升降压模式切换时的平滑过渡,同时降低了输入电压扰动的不利影响。通过一台15 k W样机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