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9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315篇
航空   2299篇
航天技术   405篇
综合类   241篇
航天   51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2 毫秒
31.
简要回顾了结构动态特性修改的原理,对某型号发动机涡轮泵转子系统自由-自由边界条件下的模态试验数据,在不同的点上加上弹性支撑模拟实际的边界条件,用结构动态特性修改方法进行仿真,仿真得出的结果与实际边界条件相吻合.并且得出了结构改进的方向.修改后的结果表明,该转子系统的动态特性对涡轮端弹性支撑的位置和刚性很敏感,如果设计不当,有可能使转子的一阶弯曲临界转速落入到工作转速范围内,从而导致同步或次同步振动,并引起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32.
李光普 《上海航天》2001,18(3):61-64
继“根弗”(SAM-6)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四个系列后,1972年苏联开始研制在低空和中空具有拦截目标速度为830 m/s、距离为30 km,并具有反战术地地导弹能力的“布克”系统(北约命名为“牛虻”,编号SAM-11),现有三个系列。“布克M1-2”是现俄罗斯新一代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的发展概况。 1 研制概况 “布克M1-2”是1994~1997年在“布克M1”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研制的。研制的主要任务是: *确保在距离20 km内能够拦截“长矛”型战术地地导弹和空射导弹。 *确保在25 km距离之内,能够打击水面舰艇和在15 km内攻击地面目标(停放在机场的飞机、导弹发射装置、大型指挥所等)。 *提高拦截飞机、直升机和巡航导弹(有翼导弹)的效能。空域按射程扩展到45 km,按高度扩展到25 km。 *改进导弹,增大射程(45 km),提高飞行速度(1200 m/s)和高度,增加导弹机动过载(>24 g)。 *制导雷达站的照射器和制导导弹的天线升高到22 m,并装备光学望远镜瞄准装置,以提高对付低空目标和现代巡航导弹的能力,并扩大视距(见图1)。 *在系统配置方面,指挥车最多可配置6个自行火力单元的组合,每个火力单元可以同时对付4个目标。 *系统车底盘采用两种方案:一是传统的履带式底盘;另一种是轮式底盘。 *提高可靠性和系统的数字化程度,改进目标识别系统,提高抗干扰性能。 2 武器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性能 “布克M1-2”高机动多用途的中程防空导弹  相似文献   
33.
张健  戴金海 《宇航学报》2007,28(1):167-170,208
伴随卫星回收是伴星应用中的一项主要技术。航天任务需求对伴星回收问题不仅提出了最省燃料要求,而且提出了最小时间要求。本文设计了一条稳定的燃料-时间优化回收轨道。从相对运动的Hill方程出发,给出伴星回收问题描述,阐述回收轨道设计思想及稳定回收条件,提出一种有效的螺旋式回收策略,探讨参数确定方法,并对回收轨道的特点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研究了燃料消耗量与回收时间及初始相位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螺旋回收策略,可以保证伴随卫星快速、稳定回收,且能在燃料消耗量与回收时间之间寻求最佳折衷。  相似文献   
34.
王革  薛若军顾璇 《宇航学报》2006,27(12):209-212
数值模拟了激波和Rankine涡相互作用,重点研究了波涡相互作用引起的激波结构的变化过程。应用非结构化适应网格下的二阶精度Godunov型的PLM格式来求解Elder方程,对一平面激波与不同涡强Rankine涡相互作用下瞬态激波的运动、发展进行了研究。漩涡与激波间相对强度的大小对激波结构的影响明显,弱相互作用诱导激波变形,强相互作用诱导激波变形并产生分叉。计算结果表明,应用非结构化适应网格的PLM格式所得到的数值解较好地反映了瞬态激波结构的有关特征和信息。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某型号发动机低压涡轮转子的结构特点和加工与装配技术要求,分析了低压涡轮转子的加工与装配工艺技术难点及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工艺攻关,解决了的低压涡轮转子加工与装配过程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36.
陈涛  胡超  黄文虎 《宇航学报》2007,28(5):1199-1204
基于Hamilton变分原理,采用Timoshenko梁理论,对带有柔性附件的航天器建立了中心刚体—柔性梁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调姿时带有柔性附件的航天器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给出了问题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基于Lyapunov方法证明了姿态的渐近稳定性。利用数值仿真过程讨论了卫星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的变化规律。最后,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变结构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连续波雷达目标回波信号参数估计的克拉美-罗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雷达、导航和通信系统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 [1~ 3 ] 。目前 ,最大似然估计 (ML E)方法是获得雷达目标回波信号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它给出信号参数的无偏渐近有效估计。克拉美 -罗 (CR)界是由样本数据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导出的无偏估计量的性能界 ,它可以作为所有参数估计方法的比较标准。任何雷达关于信号参数的测量精度都不可能优于 CR界。文中给出了雷达目标回波信号参数的 CR界的详细而严格的推导过程 ,得出的 CR界公式非常简洁 ,易于计算。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理论公式正确  相似文献   
38.
陈丹 《太空探索》2003,(4):46-47
彗星一直部是天文爱好者最喜欢和最有作为的观测领域之一.说来也是机缘巧合.新年伊始就有一颗亮度达到肉眼可见程度的彗星要与天文爱好者见面。这颗新彗星是由两位日本业余天文学家各自独立发现的。  相似文献   
39.
40.
无人战斗机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概述了世界无人战斗机的发展状况,分析研究了无人战斗机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的特点和需求,运用"人机"复杂混合控制系统理论分析了无人战斗机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层次结构,论述了遥控操作员"人机"界面、任务规划及其实时控制、大机动敏捷控制律设计等实现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