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8篇
航空   184篇
航天技术   670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8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6,15(4):20-20
2006年9月27日,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从上一个考察目标“持久”坑出来,又历经21个月的旅行抵达“维多利亚”坑的边缘,并发回了它拍到的“维多利亚”坑的第一批黑白照片。接下来的时间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将会仔细地考察这个碗状的巨型深坑,这对于研究火星过去的地质结构大有帮助。机遇号在火星着陆后,一直在一个名为“小鹰”的陨石坑中活动,后转移到“持久”坑勘测,时间长达6个月。  相似文献   
952.
陆征  杭仁 《中国航天》2004,(8):33-37
经过约7年、35亿千米的星际远航,价值连城、技术先进的美国大型空间探测器卡西尼,终于在2004年7月1日进入土星轨道,开始了它为期4年的环绕飞行,并已发回了一些照片。约6个月后,它还将释放所携带的子探测器惠更斯。后者将穿过浓密的大气,落向土星的卫星土卫六。它们将完成27项科学考察任务,主要是研究土星环的三维结构和动力学状态,分析土星卫星的表面成分和地质史等。  相似文献   
953.
庞之浩 《中国航天》2006,(4):38-40,45
彗星探测再掀高潮继去年7月4日美国“大冲撞”探测器撞击坦佩尔1彗星,使人造探测器首次实际接触到彗星之后,今年1月15日彗星探测再掀新高潮。这一天,美国星尘号探测器的返回舱首次携带彗核物质和星际尘埃样品返回地球。为获取这些样品,星尘号在历时7年的飞行中共飞越了48亿千米  相似文献   
954.
2006年各国航天发射活动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全球共进行了66次航天发射,高于2005年的55次,其中美国23次,俄罗斯25次,欧洲5次,中国6次,日本6次,印度1  相似文献   
955.
月球软着陆的一种燃耗次优制导方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文中的软着陆过程从一条环月停泊轨道开始。一旦选定着陆点,则通过△V变轨转入一条椭圆轨道。当到达近月点时,着陆制动发动机点火,开始动力下降阶段。参考运载火箭制导过程的分析方法,假设月球为一均匀引力场,以燃耗最优性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用于软着陆动力下降过程的显式制导律。其显式表达式是剩余时间的函数。它不必进行迭代计算,是一种易于实现的次优闭环制导方法。  相似文献   
956.
晓雨 《中国航天》2006,(3):41-44
“金星快车”的有效载荷由各种光谱仪、光谱成像装置及覆盖紫外到热红外波长范围的成像装置、等离子体分析仪和磁强计组成。这些仪器将能对金星的大气、等离子环境和表面进行非常详细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加深对金星大气成分、循环和演化史的认识。该探测器将探讨金星的表面特性及大气与表面的相互作用,并将寻找火山活动的迹象。  相似文献   
957.
雷静  周凤岐  周军 《航天控制》2007,25(1):36-39
月球探测器近月面定点悬停是月球探测器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必要保证。提出一种近月面定点悬停的控制方案,选用常推力液体发动机和脉冲式发动机实现悬停任务。对于常推力液体发动机,以燃耗最省为指标采用最优控制,使月球探测器悬停在特定高度上;对于脉冲式发动机采用PID控制,实现月球探测器悬停状态的保持。给出具体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958.
基于地月信息提出了一种奔月转移轨道的自主光学导航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导航相机得到的地球和月球边缘图像与地、月几何形状模型,运用扩展源的空间获取算法导出地心和月心对应的像素,然后利用地心和月心像素、探测器的惯性姿态和该观测历元的地、月星历信息,通过基于UD分解的递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确定了探测器轨道。还引入导航系统的可观度定义来分析了导航系统的可观性,数学仿真结果表明导航的位置误差小于30km,速度误差小于0.3m/s,证明该自主光学导航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9.
《中国航天》2006,(5):48-48
美国航宇局去年8月12日发射的“火星侦察轨道器”(MRO)已于3月10日成功完成精细的入轨机动动作.进入绕火星运行的轨道。离表面最近点的高度约420公里。入轨动作是MRO此次飞行中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在人类此前发往火星的探测器中。只有65%成功入轨。不过,该探测器在开始执行其2年的科学观测任务之前.还要再用近7个月的时问调试仪器,并通过气动制动把周期为35小时的偏心轨道调整为周期2小时、高321公里的近圆形轨道。气动制动中,探测器将数百次地进入火星上层大气.利用大气阻力减速,从而改变轨道形状.但又不能让探测器受热过重。  相似文献   
960.
1 总体概况 月球探测工程极其复杂,需由运载火箭、空间探测器和测控网等系统协调完成,而这些系统都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对于如此庞大的系统,任何一个零部件出现故障,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探测任务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