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222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6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采用光电脉冲发生器将脉冲信号输入微机,以分辨主轴转速;并且针对车制螺纹的特点用同步脉冲、细分脉冲和设置中断服务程序,以正螺纹加工设计为例介绍。  相似文献   
132.
用国产标准丝锥在钛合金工件上攻制M6以下的螺孔,经常出现抗力大,切不动,或扭矩大,发出不正常的摩擦声响,甚至“咬死”;攻丝效率极低,丝锥损坏严重的现象。Tc_4钛合金的切削温度高、化学活性强、弹性模量低,造成刀具过快磨损。针对上述矛盾,对丝锥结构进行了改进,从几个方面减小丝锥与螺孔表面的接触面积,以保持丝锥刃口锋利,其中包括减小切削锥角;增大后角;缩短丝锥校准部位的长度,减小刃瓣宽度,增大容屑空间;对通孔丝锥增加刃倾角等。对新研制的丝锥与国产标准丝锥和日本丝锥进行扭矩和使用寿命对比试验的结果是,新研制丝锥的切削扭矩小,使用寿命高,如M1.4的丝锥与日本标准通用丝锥相比高10倍、M5的丝锥高40倍。  相似文献   
133.
简述了多线螺纹尺寸公差的确定,车削加工及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4.
前言圆锥螺纹外径、内径、中径等几何参数均定义在给定基准面上;推度和基准距定义均与光滑圆锥相同;圆锥螺纹中径是一圆锥面,螺距是相邻两牙全尖牙顶间的距离,参见图1所示。本文只叙述牙形角平分线与螺纹轴线相垂直的圆锥外螺纹中径的测量,其它种类螺纹测量方法类同,仅仅是得出的中径计算公式不同而已。图1中,t:螺纹螺距;2吵:螺纹圆锥角8a/2:螺纹牙形半角。图1中,圆O的直径d0=t’/2cos(a/2),d0即为最佳直径,与常说的最佳针径相对应。圆O与螺纹两牙例相切,M点为其切点,根据图示各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易推知:△AMB…  相似文献   
135.
韩金良 《上海航天》1994,(5):46-48,64
论述四连杆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对扭杆式直接扭矩与四连杆扭矩作了比较,并提出了在设计四连杆平衡机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6.
在分析高速电主轴功率与负载转矩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负载扭矩软测量的方法.采用电主轴定子电压、定子电流、空载电流和主轴转速作为辅助变量,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负载扭矩软测量模型.以航空发动机离合器轴承试验台扭矩检测为例,对软测量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一定精度要求,为解决高速电主轴拖动系统扭矩传感器昂贵和不易安装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7.
尹峰 《航空学报》2002,23(4):346-348
 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对飞机结构中常用的 3 0 Cr Mn Si A螺栓的应力强度因子 K进行了研究。根据已有的螺纹紧固件的应力强度因子的研究成果,利用类比的方法,在充分考虑螺纹要素的前提下,推导出了螺栓根部的应力强度因子 K表达式,并通过实验探讨了螺纹要素对构件断裂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还表明,实验值与理论分析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138.
采用便携式压力发生器和高精度的压力标准装置,通过联机信号转换使机载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测控系统成独立系统,在不拆卸机载扭矩测量设备的情况下完成机载设备的校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校准结果,系统的校准精度可达0.3%.  相似文献   
139.
陈名杨  张海波  汪勇 《推进技术》2020,41(3):685-692
对于配置多台发动机的直升机,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差异会严重影响传动系统寿命,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对多台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实时匹配。目前的匹配方法多适用于双发配置,对多发配置下涡轴发动机扭矩匹配方法研究较少。针对多发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发配置下的涡轴发动机扭矩匹配控制方法,设计了单边匹配和双边匹配两种方法。建立了三发配置的涡轴发动机/旋翼综合实时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两种匹配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在满足旋翼功率需求的前提下,快速地使三台发动机的输出扭矩相互平衡,相同的匹配方法高空工作点的匹配时间比地面延长50%以上;相同的工作点双边匹配的匹配时间比单边匹配缩短了50%以上,双边匹配的扭矩匹配时间显著缩短,但动力涡轮转速的下垂量稍大;作为匹配速度的代价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40.
共轴式直升机上下旋翼之间气动干扰的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共轴式直升机在悬停和前飞时, 上下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及干扰随前进比变化的情况。风洞实验结果表明, 悬停时, 在两旋翼的相互干扰中, 上旋翼对下旋翼的干扰较大, 拉力系数越大, 干扰相对增强。前飞时, 上旋翼对下旋翼的干扰减弱, 下旋翼对上旋翼的干扰增强。在前进比L = 0~0.05 之间, 上旋翼对下旋翼的干扰最大,L = 0.1 时, 下旋翼对上旋翼干扰最大,L = 0~0.1 之间, 两旋翼之间干扰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