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9篇
航空   339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航迹密集情况下地球同步轨道(GEO)目标容易关联错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测距和测速二维判决的GEO目标实时关联算法。利用空间目标两行轨道根数(TLE)建立待关联初始库属目标集;根据空间目标轨道预报误差扩散规律设置粗关联门限,得到二次关联库属目标集;利用雷达测距和测速精度高的特点构建二次关联代价函数,根据归一化加权均方根误差最小原则得到关联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目标航迹密集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关联效果,具有较高的关联正确率。  相似文献   
22.
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能够提供成像物体的雷达后向散射信息与运动信息,被应用于海面洋流流速测量与地海运动目标识别。在实际雷达系统中,由于系统误差、噪声以及回波信号的去相关导致干涉信息测量精度下降。针对上述问题,从信号处理角度提出一种利用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复图像域数据的双边滤波处理算法。该方法利用像素点的干涉幅度、干涉相位以及空间物理分布信息的相似程度自适应地调整滤波器权系数,以平滑复图像域噪声和缓解传统多视滤波处理算法对图像分辨率的损失问题,从而提升干涉信息测量精度。根据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海面舰船目标实测数据实验结果可得:相比于现有典型的滤波方法,所提算法能够提升干涉测量的精度,进而提升舰船目标与海杂波背景的干涉信息分布差异,为后续运动舰船目标的检测提供准确的干涉域特征。  相似文献   
23.
为了实现终端区内空管单位燃油消耗的有效评估,结合综合航迹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航迹数据的终端区真空速的估算模型.首先应对综合航迹数据处理,提出了对综合航迹处理的方法;通过在中国气象数据网上获取机场上空风的数据,利用插值法建立机场上空风场的模型;分析航行速度三角形,推导出真空速计算模型.最后分别以离场和进场的QAR数据,用Matlab对真空速进行仿真估算.结果表明: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综合航迹数据进行真空速的估算.  相似文献   
24.
齐鸣  李鹏 《国际航空》2014,(10):57-58
为了实现空中交通管理(ATM)运行改进和技术变革,欧洲单一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SESAR)项目在交通同步、机场集成周转管理、4D航迹管理、网络协同管理和动态容量平衡、冲突管理和自动化以及广域信息管理(SWIM)等6个关键领域开展了新技术开发和验证,为欧洲空管总体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5.
基于计划到达时刻的四维航迹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速空管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实施,提出了水平航迹与高度/速度剖面分阶段设计的四维航迹规划方法。基于动态时间规整与层次聚类方法实现历史雷达航迹聚类分析,完成水平航迹设计。建立速度剖面规划模型,通过航迹生成器与速度调整器交互协作,精细化控制进场时间,以满足计划到达时间要求。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PINOT进场航班为例实施验证,结果表明,四维航迹规划方法可有效实现航班的计划到达时间,从而减少航班延误,提高终端空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6.
为保障基于轨迹运行的顺利实施,必须提高四维航迹预测的精度,而四维航迹的精准预测依赖于航空器质量准确估算。鉴于此,构建并分析了航空器能量模型;基于雷达航迹与航空器基础资料( BADA),提出了新型的航空器质量估算方法与步骤;利用最小二乘算法求解了航空器质量的估计值;分别基于预测航迹、雷达轨迹与QAR数据,采用相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实施验证与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将航空器质量估算误差控制在5%以内,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航迹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7.
在疲劳荷载作用早期,材料在晶体尺度出现裂纹的萌生,为了研究疲劳短裂纹的发展,利用Monte Carlo法建立了多晶体晶粒集合的Voronoi有限元模型,并在Ansys Usermat子程序接口下编写了晶体塑性本构方程子程序,修正了以拉伸硬化为主的疲劳裂纹起裂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并结合TANAKA和MURA的位错偶极子模型,模拟了晶粒集合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裂纹萌生,最后与文献实验数据对比,这一修正的方法更加符合实验结果和宏观现象.  相似文献   
28.
通过改进优化传统A*算法,利用动态稀疏A*搜索(DSAS)算法在线设计了直升机贴地飞行轨迹.该算法采用逆向搜索方式规划航迹,在遇到新生探测威胁时,只需局部调整受到影响的航迹,减少了重新规划的范围,提高了搜索效率.此外,在生成节点时考虑了直升机性能及飞行约束,优化了搜索范围;并且根据影响贴地飞行航迹性能的各种因素,设计了航迹代价计算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分析计算得到最优代价权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线设计的飞行轨迹能够较全面地满足避障、贴地功能,相比稀疏A*搜索(SAS)算法节省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29.
空时分组编码的无人机中继通信航迹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人机(UAV)中继通信是实现远距离点对点无线通信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为提高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链路传输的可靠性,提出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无人机放大转发中继通信传输方案,并基于双跳链路遍历容量最大化的准则给出了无人机最佳航迹规划方法,并进一步利用FM-EM算法给出了基于空时分组编码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的中断概率及遍历信道容量计算公式。计算机仿真表明:提出的方法显著优于传统的单发单收(SISO)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任务系统软件故障进行定位和分析,提出了基于互斥信号量对获取数据进行现场保护及在任务管理区增加对时间的容错处理的解决措施,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