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117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1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肋角度和出流孔位置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带和双排出流孔通道,研究了角度和出流孔位置对流量系数分布和总压系数分布的影响.研究的角度为60°,90°和120°.出流孔分别位于相邻两之间距前1/4距、两中间、距后1/4距.研究表明:不同的角度和出流孔位置不改变流量系数和总压系数沿流向的分布规律;流量系数随角度增大而增大;60°和120°通道中总压系数绝对值接近且小于90°通道中的绝对值;两之间,出流孔位置靠近下游,将使流量系数增大,总压系数绝对值增大.   相似文献   
32.
复杂空冷叶片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空冷透平动叶的冷却机理和冷气流动特性,对某重型燃机透平动叶进行了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尖开孔可以促进冷气在蛇形通道中的流动,改善冷却效果;涡流矩阵通道中子通道的宽度与高度比减小会加大涡流矩阵通道中的流动阻力,从而改变冷却的效果,其宽高比与冷气进口条件存在一个最佳组合关系;涡流矩阵通道结构与叶尖之间的间隙会降低冷气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3.
变截面U形通道内肋高对换热特性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在定常状态下, 的高度对横变截面U形通道内的换热特性的影响。通道内间距为15 mm, 的宽度均为2 mm, 的高度分别为1, 1.5, 2 mm和2.5 mm。雷诺数在12 000到56 000之间变化, 采用单元分析法, 以相同形状的无通道作为基准, 研究了的高度对间距为15 mm通道的换热效果及阻力影响, 得到了包括几何参数在内的经验关联式。结果表明, 有的通道换热都得到了增强;高度的变化对变截面蛇形通道换热的影响不是单调的, 而是呈多峰分布;的高度对阻力系数的影响却是随着高的增大而增大的。   相似文献   
34.
内冷涡轮叶栅三维气热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苏生  刘建军  安柏涛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2):2018-2024
为了研究涡轮动叶的内部冷却技术,对采用绝热边界的实心叶片、采用气热耦合的实心叶片和采用气热耦合的空冷叶片进行了研究.发现叶片导热对叶片温度场的影响相当显著;具有带蛇形通道和涡流矩阵片的内冷结构能使叶片温度大幅下降,但叶片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性增大,换热系数沿叶片表面呈不规则分布.   相似文献   
35.
36.
层析粒子图像测速技术(Tomographic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Tomo-PIV)是将PIV技术和计算机断层诊断技术(CT)相结合的一种瞬时三维流场速度测量技术,能够定量获取流场的三维结构。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其在亚跨超声速风洞的应用,并进行了超临界翼型小减阻的试验验证。基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FD-12亚跨超声速风洞,设计了体光源和相机等硬件设备的布局方案,解决了示踪粒子的均匀播撒问题,测量了Ma=0.6条件下的自由来流流场,并与PIV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两者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Tomo-PIV的测量精度。针对超临界翼型OAT15a,测量了翼型表面分别贴附光滑薄膜和顺流向对称V形小薄膜后翼型尾缘后方的三维速度场。对比发现,贴附小薄膜后尾缘后方流场的马赫数增大,说明小能够减小翼面摩擦阻力,具有一定的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37.
简要介绍翅片挠流窗的作用,几种常用的挠流窗形式,成形工艺分析,以及相应的模具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8.
对翼的温度分布进行求解,并把计算模型和求解结果与F.V.Pohle和William Ko.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的模型比F.V.Pohle的更合理,计算结果和William Ko.的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39.
彭少恩  靳伟  武俊梅 《推进技术》2022,43(8):293-303
目前关于燃气涡轮叶片冷却的实验研究多数是在常温常压进口气流和低壁温条件下进行的,而实际燃气涡轮叶片的冷却气流为来自于压气机的高温高压空气,且涡轮叶片壁面热载(定义为加热壁面壁温与冷却气流进口温度之比)很高。为了掌握热载与进口气流条件对于涡轮叶片尾缘内部冷却通道的冷却效果的影响,本文在考虑空气物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相关的计算和分析。计算选取了两种进口气流条件(常温常压、高温高压),热载为1.1-1.9,进口气流雷诺数为5×103-1×105。计算结果表明,进口气流雷诺数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热载的增大,通道内换热能力降低,流动阻力系数增大;与常温常压进口气流条件相比,高温高压进口气流条件导致通道努塞尔数降低,并且努塞尔数在高热载条件的降低更为显著;在进口气流雷诺数为60000的条件下,高温高压进口气流、热载为1.9的条件下通道的努塞尔数比与常温常压进口气流条件、热载为1.1条件下通道的努塞尔数降低了15.8%,且随着进口气流雷诺数的提高,通道换热的削弱程度进一步增大。本文的研究表明,涡轮叶片的冷却设计必须考虑叶片冷却的实际条件,并对实验数据结果进行合理修正。  相似文献   
40.
高旋转数下带肋回转通道的换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匹配真实发动机转子叶片的工作条件,将实验回转通道气体压力提高到500kPa以上,使雷诺数和旋转数范围分别扩展到10000~70000和0~2.08.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高旋转数下带45°倾角斜的方形截面回转通道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回转通道的第1通道前缘面传热系数随旋转数的增大先减小,在达到临界旋转数后换热随旋转数增大而增强;低旋转数下,回转通道的第2通道前后缘面换热差异较小,随着旋转数的增大,前缘面换热始终强于后缘面,这种换热特性与光滑通道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