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309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评定测量系统测量质量的重要指标,文中给出了测量系统不确定度的A类和B类评定方法,以及合成不确定度和系统总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LY12CZ铝合金在EXCO溶液中的预腐蚀试验研究,详细观察了试验现象,利用金相试样分析的手段获得了试件的腐蚀深度数据,并对腐蚀深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分布特征参数。采用单侧容限系数法.确定了不同置信度和可靠度下的腐蚀深度,建立了其腐蚀深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参照HB5455—90的腐蚀等级标准,对腐蚀损伤进行了量化分级。  相似文献   
13.
C/C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测量评定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的典型复合材料的切削表面进行三维表面粗糙度测量实验,研究了C/C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三维评定参数与二维评定参数之间的差别,并基于三维评定参数对影响C/C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周启星 《航空计测技术》2002,22(4):18-19,27
就测量中无中心基准和无角向要求的位置评定问题,运用最小二乘法则对测量数据进行了误差分离优化评定,使此类位置度评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对合成信号发生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反坦克导弹飞行模拟训练成绩评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占元  徐文旭  张更宇 《飞行力学》2002,20(3):52-54,58
以合理评价在反坦克导弹模拟训练器上受训射手的训练成绩为主要研究目的,通过对坦克外形的简化和坐标变换,建立了判断导弹命中坦克的数学模型;通过将理想瞄准点扩展成理想瞄准区域,建立了成绩评定的数学模型;在确保动画过程实时性的前提下,可全面合理地评价射击训练过程中射手的操作水平,为培训和选拔射手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水声计量实际,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水听器的绝对和比较校准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结合一次计量检定数据,对水听器校准中的不确定度的A类和B类评定,以及对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作了系统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许用值的概念和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性能出发,讨论了按NASA标准得到的CAI值与它们的关系,指出了传统的CAI值不能充分反映复合材料体系的抗冲击性能。且与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无任何联系。在对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性要求和作者的试验研究,和对国外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评定应包括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两方面。大量的试验数据证实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存在拐点现象,在对拐点附近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破坏机理研究基础上,建议用拐点附近的性能建立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的评定体系,即可以用表面层在冲击下保持其完整性的最大能力(最大接触力)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阻抗(韧性);用出现拐点后基本不变的压缩强度(破坏应变)门槛值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容限。  相似文献   
19.
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和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真  杨胜春  陈普会 《航空学报》2007,28(3):561-566
 从复合材料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的概念和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性能出发,讨论按NASA标准得到的CAI值与它们的关系,指出传统的CAI值不能充分反映复合材料体系的抗冲击性能,且与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无任何联系。在对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性要求和作者的试验研究,和对国外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应包括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两方面。大量的试验数据证实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存在拐点现象,在对拐点附近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破坏机理研究基础上,建议用拐点附近的性能建立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的评定体系,即可以用表面层在冲击下保持其完整性的最大能力(最大接触力)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阻抗(韧性);用出现拐点后基本不变的压缩强度(破坏应变)门槛值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容限。  相似文献   
20.
超声爬波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超声无损检测中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波型──超声爬波。试验研究了爬波检测时缺陷定位、定性评定的方法,并给出了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