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航空   974篇
航天技术   113篇
综合类   194篇
航天   1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针对线性椭圆型问题的,发展了一种无重叠区域分裂方法,首先引入了Lagrange乘子,以使子域交界处解的连续性约束条件获得弱满足。接着重点讨论了Lagrange乘子的近似空间,即粘接元(mortar elements)空间的建立,以及所引起的离散鞍点问题的共轭梯度迭代解法。这种区域分裂方法非常适用于网格不匹配情形。然后,对基于二阶鼓包(bump)函数近似的当地事后误差估算方法提出改进,以使之适应于区分裂情形,我们还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广义Stokes问题。最后,给出了以误差估算值为准确则的自适应网格上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992.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在名誉理事长庄逢甘院士和理事长张涵信院士的领导下 ,按照张涵信理事长在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学术创新、服务经济、培养人才、科技普及”的学会宗旨 ,努力提高我会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凝聚力和自治力”的建议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通过会员单位的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 ,努力拼搏 ,在 2 0 0 2年度使我国空气动力学在理论分析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流体力学研究、实验模拟设备研制和空气动力学的工程应用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批新的重要研究成果 ,呈现出我国空气动力学蒸蒸日上的…  相似文献   
993.
郭成军 《试飞研究》2001,(2):2-8,54
本文讨论了集中结构的非线性对颤振特性的影响。为了验证初始状态对颤振边界的影响以及极限环振荡的存在,给出了带有游隙非线性弹簧的二自由度翼型运动数学模拟结果。用CF-18飞机和高速航空技术试验台(HATT-X)的一些例证说明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中观察到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将Holst的求解跨声速全速势方程的AF2格式,推广到求解相应的轴对称流动问题,基本思想是将轴对称流的速度势方程分解为二维流效应和轴对称流效应两部分。在计算残值时,自然能上能下两部分都要考虑,但在进行近似因子分解时,只考虑二维流部分,而略去轴对称效应部分。算例表明,本方法收敛性很好,一般只要迭代30至50次。物体被考虑为半无限长的旋转体,而对有限长的物体则可看作截面积收缩为零的特例。采用C型网格的贴体坐标。用Laplace方程生成网络,并用快速收敛的AF1格式求解。  相似文献   
995.
载人飞船返回舱的动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载人飞船返回舱动稳定性的地面模拟试验方法有强迫振动法。有限自由振动法,自由翻滚法和模型自由飞试验法。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平攻角区阿波罗返回舱除马赫数M〈0.7以外,一般都具有俯仰正阻尼特性。双子星座返回舱在配平攻角区,当M〈0.5时存在俯仰负阻尼特性。钝头气流分离效应,后体气再附效应,船尾近尾流交应和动态时滞效应等对静,动稳定性都有相反效应。这些效应会使返回舱的静稳定性增加,而使动稳定降低。角振幅增  相似文献   
996.
旋转式战术导弹马格努斯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7.
俄罗斯飞行力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四梅  关世义 《宇航学报》2003,24(3):227-234
介绍了俄罗斯飞行力学的传统定义、分类和发展历史;总结了俄罗斯飞行力学研究的一些特点;以公开发行的飞行力学刊物为依据,分析了俄罗斯当前飞行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俄罗斯在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为控制空气涡轮起动机自由运转,减少自由运转转速过高对空气涡轮起动机结构重量及安全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展了涡轮气动设计对空气涡轮起动机自由运转转速的影响分析,提出通过控制来流攻角降低自由运转转速的气动设计方法,识别了影响来流攻角的四个主要因素:叶片构造角、反力度、载荷系数和流量系数。结果表明:来流攻角对自由运转转速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气动参数,可有效提高峰值功率转速下的负攻角,增强大转速状态下的转子攻角损失,进而降低涡轮自由运转转速。进一步,整机试验结果证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优化后的涡轮在峰值功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峰值功率转速降低17.8%,自由运转转速可降低近20%。  相似文献   
999.
针对飞机维修手册中对空气涡轮起动机送修决策描述的不足,提出一种起动机送修及维护的定量决策方法。该方法依 据某型发动机起动机的可靠性数据建立有效的可靠性统计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引入可靠度1阶导数概念制定符合本机队的空气 涡轮起动机软时限;在进一步分析空气涡轮起动机维护成本的构成后,针对其中轴承失效所带来的高昂换修成本问题给出解决方 案;从部件换修成本和延误成本角度出发建立期望损失模型,以经济最优为目标给出定量的起动机维护检查间隔;以某航空公司 机队的起动机使用数据为例,计算起动机送修软时限和滑油检查间隔分别为26960和1915飞行小时。结果表明:该方法依据部件 可靠性和维护成本数据能够制定适用于本机队的起动机软时限和维护检查间隔,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在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中,为了缩短设计周期、降低研发成本,需要建立面向控制的、较为精确的、实时性高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以保证模型精度、提高计算速度为研究目标,基于多核高性能计算仿真平台,开展了面向控制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一维模型实时性优化工作。运用简化计算流程、改进C语言程序、开拓缓存区等方法有效提高了一维模型计算速度。创新性地尝试了计算流体力学并行化方法,对隔离段和燃烧室一维模型进行结构分解。计算网格平衡分配至多个中央处理器,并借助核间数据通讯实现多核并行计算。与串行模型计算结果对比,七核并行计算模型性能参数偏差不超过0.1%,全工况仿真时间小于30ms,计算耗时较优化前缩短了75%以上。实时性优化后的多核并行模型计算精度高、速度快、收敛性好,可以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和半实物仿真验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