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624篇
航天技术   362篇
综合类   129篇
航天   6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对伊拉克战争中,E-3、E-8以及RC-135构成机载C^4ISR系统的铁三角。指管通情飞机出动架次达1700次,包括8架E-8、9架RC-135、15架U-2、一架“全球鹰”无人侦察机、19架E-3“哨兵”预警机,海军出动多达30架P-3、20架E-2预警机,另外,太空中有超过50颗卫星支援通讯、导航及监视任务,加上轰炸机、战斗机及担负“炮艇任务”的其他飞机,构成整个对伊战事的情报,监视及侦察蓝图。  相似文献   
53.
格林尼治时间1995年6月29日中午1时05分(北京时间晚上9时05分),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一次对接成功。这是自1975年7月美国“阿波罗”与前苏联联盟号两艘飞船在轨道上对接以来,差一个月整整20年后,两个空间大国第二次在空间握手言欢。20年前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飞船在空间对接纯粹是为了争夺空间霸权,显示空间优势的政治需要,当时被人们讥讽为“天上握手,地下踢脚”。如今,冷战冰消,两个空间大国再度空间握手,标志着美俄两国新的合作已有良好开端,是两国联手牵头建造“阿尔法”国…  相似文献   
54.
除了决定继续对哪个方案进行研究形成最终设计方案以外,还必须做一些技术决策,其中包括:垂直起降/短距起降装置、无人飞行器(UAV)、空中预警型用雷达系统和这4种机型是否都使用通用机身。这些考虑很早就被提出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55.
李冬兰 《飞行试验》1995,11(4):25-29
涡浆五E发动机在进行适航取证试飞时,进行了发动机燃烧室高空熄火后重新点火的性能试验,出现空中起动不成功,飞机两次单发着陆的情况,本文对试验的现状及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空中起动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供发动机设计单位及今后装机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56.
空间对接地面半物理仿真台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飞行器空间对接地面半物理(HIL)仿真台是进行空间对接技术研究、对接机构地面检测以及对接过程的故障复现等多种用途的关键设备。论文阐述了飞行器空间对接地面半物理仿真台系统建构思想。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空间对接地面半物理仿真台的空间对接动力学模型。基于物理建模的思想,用SimMechanics工具箱建立了空间对接地面半物理仿真台的机械系统,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控制系统模型,建构了虚拟空间对接地面半物理仿真台。采用滞后补偿等使系统的闭环动态性能达到要求。在空间对接地面半物理仿真台虚拟样机上,采用无阻尼振荡模型对空间对接动力学模型等进行了验证,对空间对接的缓冲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空间对接动力学模型是正确的,空间对接地面半物理仿真台系统的建构思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STW1多用途拖靶的设计与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STW1拖靶的和功能及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处理方法。该靶各项性能指标基本上与国外同类拖靶水平相当,但制造成本大大低于引进靶的价格。本项研制成果不但满足了部队技术战术训练的急需,并为今后拖靶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8.
一、前言 民航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空中飞行的重要安全保障部门,雷达站的安全保障工作日益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乌鲁木齐管制区密度的增大,航班流量的增长对雷达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提供更完善的雷达安全机制和更严格的安全措施。如何长久持效地保证安全?这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航空科学技术》2005,(1):39-40
1月26日,以欧洲EADS为首的“空中加油机”集团研制的A330—200加油机最终战胜了由BAE系统、波音等公司组合的“加油,运输机服务”集团的波音767加油机,获得英国空军的未来战略加油机项目合同,表明空中客车公司在军用飞机市场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0.
刘泳 《民航科技》2007,(3):69-70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防止航空器的空中相撞。当空中同一区域有多架航空器时,要防止航空器相互危险接近和相撞,就必须保证任何两架航空器之间有足够的距离。由于航空器的航向不同,速度不同,高度不同,因此在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规定了航空器之间在纵向、侧向和垂直方向的最小距离,称之为间隔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