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83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5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71.
与其近邻元素碳一样形成sp~2杂化,易形成复杂的多面体结构。烯是元素的二维同素异形体,研究者们对其结构和物化特性一直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由于其制备技术难以突破,长期以来该领域的研究只停留在理论探索上。最近,在铜、银基底上生长出了单层烯薄膜,并对其原子结构和光电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实验研究为未来研制基于烯的高性能电子器件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首先介绍烯的理论研究进展,然后着重介绍二维实验制备及其光电性能表征等研究,并对当前国际上二维薄膜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2.
杜歆旖  厉刚 《推进技术》2023,(3):257-264
是一种高能固体燃料,其燃烧热值的准确测定十分重要。用甲醇-水混合溶剂洗脱去除粉表面的氧化物,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洗脱液中酸含量,计算得到500nm原始粉表面氧化层平均厚度为1.8~5.5nm,40nm原始粉表面氧化层平均厚度0.5~1.6nm,采用氧弹法测定了500nm和40nm原始粉及其去除氧化物后的燃烧热值,通过滴定法分析燃烧产物中酸含量,换算得到实际燃烧的单质质量,从而计算出单质燃烧热值。实验结果表明,500nm原始粉及其去除氧化物后燃烧得到的单质平均燃烧热值分别为55.2±0.8kJ·g-1和55.4±1.2kJ·g-1,两者非常接近,且落在文献值范围内;40nm原始粉及其去除氧化物后燃烧得到的单质平均燃烧热值分别为53.3±0.9kJ·g-1和51.6±0.9kJ·g-1,略低于文献值。为了准确测量单质的燃烧热值,宜选择颗粒尺寸较大(如500nm)的粉样品。在上述厚度范围内,氧化层对500nm原始粉或40nm原始粉的燃烧效率均无影响。当颗粒的尺寸为40...  相似文献   
73.
基于粉点火和燃烧特性,介绍了粉燃烧热值测试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影响粉燃烧热值测试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影响粉热值测试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有:系统热容量的不确定度和助燃剂热值的不确定度;在助燃剂保障粉完全燃烧的条件下,减小助燃剂热值的不确定度是提高粉热值测试准确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4.
煤油凝胶单液滴燃烧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器点火装置及高分辨率高速成像系统,开展了煤油凝胶单液滴在空气中的点火燃烧试验,观察了凝胶液滴在燃烧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为进行凝胶冲压发动机的总体设计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煤油凝胶液滴的燃烧经历了煤油的蒸发燃烧、气泡产生、胶凝层形成、胶凝层破裂、微爆等物理化学过程,基本满足D2定律。分析了胶凝剂含量、含量对含煤油凝胶燃烧过程的影响。当含量一定时,随着胶凝剂含量的增加,含凝胶的稳定燃烧相对时间增加,但微爆过程更加剧烈;当胶凝剂含量一定时,随着含量的增加,含凝胶液滴的稳定燃烧相对时间缩短,微爆现象更加剧烈。  相似文献   
75.
由于具有热值高、着火温度高等特点,使得其在固冲发动机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开展固冲发动机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研究为目的,建立了一套试验系统。基于这一试验系统,对不同轴向位置的凝相燃烧产物进行试验取样,在XRD、SEM和EDS等物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物相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轴向位置的局部燃烧效率和完全燃烧效率,获得了燃烧效率和完全燃烧效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6.
电推力器用传统钡钨空心阴极具有工作温度低、发射效率高的优点,但其抗中毒能力却较差。电推力器的寿命受到空心阴极寿命的制约,为保证推力器长期在轨工作,研制了一种具备强抗中毒能力的改进型钡钨阴极,将其暴露在90%湿度、60℃的湿热环境中累计240h,试验前后触持电压的变化量小于1V,满足判据要求。随后对改进型钡钨阴极分别进行了组件级和推力器级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型钡钨阴极的稳态工作温度为1050℃,比六化镧型阴极低250℃,组件级阳极电压为21V,比六化镧型低4~5V;推力器级阳极电压为35V,比六化镧型低8~10V。试验结论表明,改进型钡钨阴极具有强抗中毒能力及优异的工作性能,采用该类阴极可以有效地满足推力器的长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77.
AP粒度和包覆层对硼燃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对AP和及其混合物进行热分析实验,研究了在AP分解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程度;用氧弹式量热计测试含富燃料推进剂的爆热,分析在推进剂燃烧过程中的放热。结果表明,对各组分含量相同的含富燃料推进剂用AP包覆粒子和提高超细AP含量可促使在AP分解过程中参与反应,使AP/B(1:1)热分解的放热量增加,提高推进剂的爆热,有利于推进剂中的燃烧。  相似文献   
78.
张鹏  洪延姬  丁小雨  沈双晏  杨波 《推进技术》2015,36(10):1582-1587
为研究温度和H2,CO,F等组分影响气相燃烧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利用基于CHEMKIN建立的B/C/H/O/N/F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机理,模拟了温度和各自由基摩尔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和化学反应速率分析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影响气相燃烧的主要基元反应。结果表明,影响气相燃烧的主要反应式是R31 BO+O+M=BO2+M,BO的氧化速率决定了气相燃烧的快慢;提高初始温度,BO的氧化途径仍为R31;添加0.5%CO可以增加O自由基浓度,加快R31的反应速率;添加0.5%F后BO的氧化途径增加了反应式R183 BO+F+M=OBF+M,加快BO的氧化速率;添加0.5%H2后BO的氧化途径转变为R36 BO+H+M=HBO+M,R35 BO+OH+M=HBO2+M和R58 BO2+H+M=HBO2+M,加快BO的氧化速率从而缩短延迟时间;在含有H2的初始组分中,气相燃烧的主导反应过程:B2O2/HBO→BO→BO2→HBO2。  相似文献   
79.
硼用作推进剂燃烧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80.
以高温钛合金和自共晶镍硅合金为母材,使用额外添加元素的Ti-Zr-Ni-Cu非晶钎料进行钎焊连接,针对元素含量和钎焊对接头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探究。通过对Ni-25at%Si/Ti-Zr-Ni-Cu+B非晶钎料/Ti600接头的界面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实现钎焊结构性能的提升,获得质量良好的钎焊接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元素可调控钎焊过程,继而获得TiB晶须,这种晶须能对Ti2Ni层产生复合强化的作用,进而使接头高温钛合金侧界面的残余应力明显下降,减缓接头开裂的速度,同时结合拔出强化方式对裂纹的扩展起到阻碍作用,从而提高接头的强度。1 213 K/10 min工艺条件下的镍硅合金/高温钛合金钎焊接头的平均强度高于不含元素增强的接头,达到84 MPa,同时确保在接头内部不会出现裂纹和孔洞,进而达到提升镍硅合金/高温钛合金钎焊接头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