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航空   85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4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8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对于保障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宏观制度和微观运行两个方面.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宏观制度和微观运行机制,更好地保护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2.
2009年12月29日.“长三角地区雷达管制工程南京空管自动化系统”、“极地航路雷达管制工程哈尔滨空管自动化系统”项目合同签约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有民航局空管局、民航东北空管局、民航华东空管局、民航二所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代表。此举标志着我国民航开始大量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空管自动化系统.我国民航空管装备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83.
<正>2003年12月15日北斗一代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运行,宣告中国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打破了美国GPS系统在我国卫星导航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国人有理由为  相似文献   
84.
《卫星应用》2010,(2):62-62
卫星二次表面镜(SSM)是航天器热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被动热控器件,具备低太阳吸收率、高热发射率以及静电防护功能。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积二十余年的SSM研发经验,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SSM产品系列。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性能满足长寿命高可靠航天器的要求,广泛应用在我国不同平台的卫星上。  相似文献   
85.
《航天器工程》2012,21(1):42-42
据中国航天网2011年12月12日报道,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钱学森伟大爱国精神和科学探索创新精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命名了“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实验室将建立和不断完善开放融合的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按照国家实验室的标准和要求,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化的航天科技领域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造就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86.
<正>电影与通航,貌似风马牛不相及也:然而,电影业恰恰是通航产业最具备比较性的行业之一。从行业特性来讲:电影行业和通用航空行业规模接近,都属于社会影响力远超过其产业规模的行业;从产业发展阶段而言,电影与通用航空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从全球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两者都不属于快速增长行业;  相似文献   
87.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民航新航行情报自动化管理系统(CNMS)在地区空管局的建设任务已经初步完成,这标志着我国航行情报服务工作在自动化程度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最初引进美国的INMS系统发展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NMS系统,航行情报服务体系正在按照以民航总局航行情报中心为一级中心,各地区空管局航行情报中心为二级中心,各空管中心(站)和部分航站为远程节点的布局展开。  相似文献   
88.
《西南航空》2007,(3):28-28
日前.中国厨卫领军品牌帅康举行盛大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其自主研制的“中国火”灶具技术。据悉.“中国火”采用两项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颠覆性技术:“集束精控燃烧系统”和“全封闭上进风”。新“全封闭上进风”技术的采用使空气均由面板上方进入混气腔.火苗稳定.不会发生熄火,从根本上避免了因回火引起的面板损毁.内部元器件烧毁以及由此造成的燃气泄漏.更清洁环保。  相似文献   
89.
陆峥 《今日民航》2004,(3):96-96
我国首架自行设计制造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客机ARJ21在上海,西安,成都,沈阳同是开工建造,ARJ21项目公司。  相似文献   
90.
试论知识产权法对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知识产权法对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活动的影响,它对文献信息服务既有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文献信息服务活动有着某种程度的制约。同时提出了协调知识产权法和文献信息服务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